第P08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再苦不能苦孩子!”
千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娃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苦不能苦孩子!”
慈善老板愿结对捐助多名儿童;各界爱心继续涌来,已有10名儿童将受助
 

N本报记者 许爱琼 黄慧

本报讯 昨日,本报莆田新闻版“六一·爱心救助”征集活动进入第三天,社会各界的爱心继续涌来。不少爱心人士致电本报征集热线968111,希望尽力帮助贫困儿童。继首家爱心单位——荔城区人口计生局捐资2万元后,昨日又有许多好心人联系本报,其中一位就特别希望能和品学兼优的贫困儿童结对子,为孩子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城厢区华亭镇的陈先生是一位工厂主,他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帮助多名莆田当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儿童。他建议和这些孩子结成对子,提供生活和学费等方面的资助。陈先生向记者回忆道,他从小生活在农村,也是苦出来的,因此他能深切体会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儿童的不易,而此前他也多次捐助贫困儿童。“再苦不能苦孩子!请你们多找几个苦孩子,我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陈先生表示。

为帮助贫困儿童,荔城区人口计生局率先捐资2万元,这一善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昨日,荔城区人口计生局的工作人员再次找到本报工作人员,商谈资助的具体事宜。他们表示,对于全社会,这份款项也并非巨款,但只要每个人都尽上一份力,社会一定更加和谐。

与此同时,报名的贫困儿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本报从中筛选了一些符合条件的孩子,目前已有10名贫困儿童将得到帮助。爱心没有界限,能力不分大小。不管您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您愿意表达您的一份爱心,请您告诉我们,共同加入这个爱的队伍。

爱心征集令

如果您的孩子或者您认识的孩子,年龄在14岁以下,且家庭贫困,请通过本报热线968111告诉我们。记得带上有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留下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孩子、家长的姓名,学校、工作单位等信息,本报将为孩子们搭起一座爱的桥梁,尽可能地给他(她)提供帮助。

如果您想帮助这些贫困儿童,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报的“六一·爱心救助”特别活动。爱心人士、爱心家庭、爱心企业、爱心团体,可通过本报热线968111报名。您的一个小小善举,能给这些身处贫困的儿童带来最大指数的幸福。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