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投资市场总是这样风水轮流转,早前股市长红,然后是黄金暴涨,去年则是理财产品受捧。不过到了2012年,投资热点又转向别处了。尽管如此,理财产品依旧是投资者时不时念起的备选投资方案。
去年理财产品井喷:发行量收益率均创历年之最
去年,银行理财产品可谓突飞猛进。据Wind资讯统计,2011年全年共有100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逾两万余款,同比增长105%。在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压力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上升,大部分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5%上下,有的达到7%~8%,甚至更高。
虽然5%的平均收益率不算高,但是在去年与基金、股市相比,这个回报率已经让众多的投资者满意,而且收益稳定,风险小,大部分产品都能实现预期收益率。纵观去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保本型产品因其安全性占据市场半壁江山;银行采取“短钱长投”和“滚动发售”的模式,使得长期理财产品难求;虽然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但外币产品依然有市场。
理财师认为,2011年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缘自投资者和银行“双重需求”的推动。一方面,在通胀高企不下、负利率持续已久的情况下,投资者保值增值的投资意愿强烈,风险较低、收益相对较好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最主要的投资选择。另一方面,面对货币和信贷持续从紧,银行出于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竞争存款资金、应对存贷比考核等多重需要,主动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从而进一步推高了2011年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
超短期理财叫停,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转型关键期
不过,这种井喷的势头在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放缓。去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始终保持增长态势,直至四季度,发行量环比开始下滑。进入2012年,理财产品数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虽然前四个月仍然维持在每月发行量2000款左右的高位,但从5月份开始,发行量开始大幅下降,预期收益率也出现了“缩水”。
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发布的“金融蓝皮书”,指出去年“量增质平”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虽然给银行理财市场带来一时的绚丽,但要想保持银行理财市场的长久生命力,还需转变发展方式,当前银行理财市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2012年保增长的压力可能会超过抗通胀的压力。就此,蓝皮书预测,货币政策主基调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但央行无疑会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这不仅会增加市场的资金供应,也会相应地降低银行间的拆放利率。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依赖程度将有所减弱,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将呈现两大趋势——产品数量或将略有下降,预期收益率更趋市场化;监管力度或将逐步加大。
业内人士分析,7月银行理财产品可能迎来去年高烧后的第一个寒冬。“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银行借助理财产品冲击存贷比的冲动减少,理财产品的中间业务本质将得以回归,同质化竞争也会相应减少。而在收益率降低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成了各个商业银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