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7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洁:北洋人物 污泥会慢慢洗净
台湾的端午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洁:北洋人物 污泥会慢慢洗净

冰儿萧萧/漫画
 

《文武北洋》其实并非李洁的新作,之所以如今“轰动”,用李洁的话说,是之前对那个时代的“妖魔化”,“只要以平常心看这些历史事件,对历史有一份敬畏,那些被妖魔化的人物身上的污泥会慢慢清洗净”。为写北洋,李洁还曾专门来到福州的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再版之际,“@青岛李洁”应邀本报微访谈,回答了网友的问题。

我写的是历史选择的“角儿”

@烽火_扬州:真的超爱你啊!北洋时期那些风云人物对民国有何影响?

@青岛李洁:你的问题太深刻了,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讲明。换句话说吧!再好的脚本,也要由人来表演。历史大戏从来都是靠“角儿”演下来的。“角儿”的天资、演技和临场发挥水平,往往决定了一出戏的生命。我写过的那几位北洋时期的风云人物,即历史选择的“角儿”。

@福州心理咨询师李贤圣:袁世凯的两个儿子都是极有才华之人,袁家后代也是人才辈出,能否请李老师谈一下袁世凯及之后的北洋政府对教育方面的贡献或作为的看法。

@青岛李洁:老袁对众多子女家教虽严,但说不上多么有效,袁克定、袁克文兄弟的糟糕表现即可佐证。一个家族,是人才辈出,还是世代平庸,遗传基因起了主要作用。

@QTV大胡:袁世凯生前有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军事集团的分裂会导致中国更大的混乱呢?

@青岛李洁:因帝制自为,北洋军政集团已经分裂。老袁一世精明,岂能没有预料?只是,他不曾料到,取消帝制后,“看中国再造共和”(自题挽联语)的遗愿并未成为身后的现实。

@QTV大胡:就是说袁已想到手下人分裂,想通过共和来制约,却没料到枪杆子出政权,部下强大到共和不能制约?

@青岛李洁:还不能这么说。北洋军政集团的分裂乃至覆灭,与苏俄扶持国民党有直接关系,而他们不需要真的共和。

@烽火_扬州:1.都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您是如何演绎它的?2.北洋时期与三国时期有何异同?能否对北洋人物张作霖与其子张学良做一对比与评判?

@青岛李洁:1.没有演绎,只能承认;2.三国无法和北洋相比,张学良不配与张作霖同日而语。

北洋时代是古老中华步入选票时代的艰难肇始

@左岸事事:北洋时期的民众幸福感高吗?

@青岛李洁:那会儿,想办张报纸就办张报纸,想批评政府就批评政府,而且光凭稿费和工资,就足以在京城二环以内买个四合院,还养活得了一大家子人。你说那时的幸福感高不高?

@三山阁:您认为北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地方在哪里?

@青岛李洁:北洋时代并非一个颟顸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沦陷的时代。它是古老中华步入选票时代的艰难肇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让中国融入世界游戏规则的笨拙尝试。

@大明森:北洋不过是和五代十国、南北朝一样只是历史的小插曲,可这段时期也是和西方接触密切变革的时期,北洋政府运行时期的成就都有哪些?

@青岛李洁:北洋时期的历史功绩远未得到充分认可。简言之,它是按现代西方宪政框架搭起的三权分立的国家,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得到空前的尊重(包括国人从前难得的言论、出版自由);司法独立(基本不受当政的政治利益集团的操控);外交胜利(收回了已经宣布独立的外蒙即为最大的胜利)。

@剑影秋歌唱晚:有人说“北洋时期是中国人尝试民主自由的第一次尝试”,您是如何看待北洋时期的民主宪政,这种尝试为什么被彻底否认了?

@青岛李洁:前问诚如君言,后问试答:因按现代宪政框架搭建国家不符合“以党治国”的国民党建政方略。

@剑影秋歌唱晚: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北洋军阀时期四大动乱年代,思想都很开明、多元化,您是如何看待动乱时期的文化繁荣现象?

@青岛李洁:统治者是在宪政的轨道上治理国家,尊重传统,敬畏历史,礼遇士人,善待舆论。故国家虽内乱不止,但文化却空前繁荣。本报记者 宋晖

下期微访谈

“恋”上潘国灵

一把长发的潘国灵,是今年度最出风头的香港作家。上月,他刚刚获颁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的“2010—2012年度最佳艺术家(文学艺术)”奖,这几天,他又向内地推出简化字新书《爱琉璃》。

潘国灵向来视爱情为宗教,《爱琉璃》是一本爱情札记,传达男性的极致柔情和细腻,很能让女读者眼前一亮:噢,原来,男人可以如此爱!不仅如此,作者更以其广博的见识、深厚的文学素养为读者打开一扇扇经典文学的大门,深刻剖析其中的爱情文字,再以流行歌曲和电影助阵,妙笔生花,精彩点评王菲、王家卫、特吕弗的作品。

下期我们邀请潘国灵与读者“谈情说爱”:关注新浪微博@海峡都市报文化周刊,#问潘国灵#+问题+@海峡都市报文化周刊。幸运读者将获得《爱琉璃》。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