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廖信忠(台湾作家)
一直以来,台湾有三大民俗节日,即寒冬时的春节、金秋的中秋节以及充满初夏气息的端午节。
台湾的小朋友或许不一定知道端午节的意义,但从幼儿园开始,在端午节一定都玩过一个游戏,那就是“立鸡蛋”:谁能在端午节当天正午整点,把一个鸡蛋立起来,就能得到好运。一般认为端午节正午,阳气最重,所以能将鸡蛋立起。这个习俗的来由已不可考,可是从小到大都玩得乐此不疲,玩的时候也各出奇招,有点像是一种仪式在玩了。
粽子在小小的台湾,样式可谓五花八门,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流行做法。台湾粽一直有“北部粽”、“南部粽”之争,各有爱好者。每年只要网络上开始吵,到底是南部粽好吃还是北部粽好吃,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北部粽主要是将糯米事先调入酱油炒过焖过再加配料包起来,吃起来粒粒分明;南部粽是将生糯米及生花生用水泡开加入配料,再将整个粽子放入锅中用水煮熟,糯米因此软而绵;口感上,北部粽有嚼感,南部粽有黏性;另外还有台湾客家人常吃的“碱粽”也有一定的支持者。
台湾文化的开始跟郑成功来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台湾端午节有个特殊的习俗,就是取“午时水”,传说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部队一路从南向北,行经台湾中部大甲的铁砧山时已经没水了,可是又找不到水源,郑成功情急之下向上天祈求后,便用宝剑往地上一插,把剑拔起来后果然泉水如涌,当天刚好是端午节正午,所以这道水便称为“午时水”。“午时水”这个说法慢慢从台湾中部传开后,每到端午节民众都会到庙的井里或登高去山泉里求“午时水”。
“午时水”在古时又名阳水,可避邪去晦气,用其洒净房宅有清净效果;此外有很多人觉得“午时水”可以经年不腐,喝了或拿来泡茶还有强身健体、美容的功效,所以台湾俗语也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台湾还有许多人喜欢收藏“午时水”的“年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