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出租老外”租的不只是肤色
“谁来种地”这是个大问题
中国式暑假
水泥锥拷问城市的常识与良知
□重要提醒
查处“吃空饷”究竟难在哪里?
潜规则下谁都可能是受害者
□读者反馈
网友说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潜规则下谁都可能是受害者

 

N吴龙贵

最近,北京市二中院开审一宗诈骗案。被告人王媞自称是高干子女,以能够低价买到房和车为由,先后骗取文体明星杨威、罗雪娟等30余人,共计人民币5800余万元、港币228万元。(近日《新京报》)

杨威、罗雪娟……看到这些曾经叱咤赛场的奥运冠军如今成为诈骗案的受害者,让人五味杂陈。作为受害者,他们固然有值得同情的一面,但从案件情况看,这何尝不是他们咎由自取?

虚假身份,虚构能买到低于市场价格商品房的事实,并在北京市星河湾、公园大道等小区租赁多套房屋冒充待售房屋……就是这样拙劣的骗局,却骗倒众多明星大腕。是网友所说的“钱多人傻”?我不这么认为。与其说杨威等人是听信了骗子的满口谎言,倒不如说他们其实是拜倒在潜规则的石榴裙下——在充满潜规则的社会,人们愿意相信违背市场秩序的“低于市场价买房”是完全成立的。

当然,扪心自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没有主动或者被动地潜规则过?孩子上学,就业求职,职场升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不走潜规则,基本办不成事。

潜规则已不再局限于强者与弱者之间,也不再是迫不得已情况之下的无奈之选,而成为人际交往之间的重要内容。比如,当被告人王媞自称是高干子女,并放出“能低价买房”的诱饵,各路明星蜂拥而至的时候,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妥,而是视之为对自己社会身份的一种肯定——能进入高干子女的圈子,这多有面子……当潜规则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是争相追捧的对象,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谁都有可能是潜规则的受害者,一个社会若想正常运转,离不开基本的制度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颇具象征意味的是,杨威等人最终还是依靠法律讨公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