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傅万夫
7月24日,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韦森特”在广东台山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3级。广东气象部门连夜向深圳、中山、珠海等预计受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城市发送预警短信3000万条。网友联想到北京暴雨之前当地气象部门未向市民及时发出预警短信,一时热议纷纷。(7月24日大洋网)
面对质疑,北京气象部门称未发预警短信,主要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广东连夜发出的3000万条预警短信,捅破了北京方面的说辞,重申了一个常识:预警短信,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换句话说,即政府部门有没有服务民众的意识问题。
对于什么是服务,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理解,有的部门觉得引进更多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或把市容市貌建得光鲜体面,就是给民众最好的服务;也有的部门觉得逢年过节给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就是最好的服务。但对更多人来说,真正的服务不需要张扬与高调,需要的是政府部门做好分内之事,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比如广东在台风来临前及时发出的3000万条预警短信。
这些预警短信比起动辄引进产值上亿元企业的“大手笔”而言,显得微小,可这种服务很直接,有效,关键时刻没准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人命关天,对这样具体而微的服务,哪个市民不欢迎?
不少部门自以为在为民服务,可他们压根没有考虑这种服务是否是公众需要的。他们往往关注自己部门的政绩展示,而忘了从民众需求出发提供“服务产品”,正如北京市气象部门,他们委屈地说他们也很努力工作,可民众就是不理解,他们是否该扪心反思:你心中有民众么,真的在乎他们的利益得失么?
从这个角度说,3000万条预警短信,预警的不仅仅是天灾,更是以民为本理念的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