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6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陆徵祥的政治“锈”
声和音
大樟树,差不多100岁啦
农大,环南,塔头的客
□征文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识字
声和音

 

N于三

街市太平的时节,一个唱唱歌的节目《中国好声音》,就能掀起收视潮,在微博上持续引发热议;街市不太平的时节,比如北京这场暴雨,残酷的雨声与各式呼声交织一片,让说者与听者一样动容。

许慎的《说文》中解释:“音,声也。生于心,有结于外,谓之音。”

但,声和音其实是不一样的。

汉字“声”的繁体写作“聲”,上面的“殸”是“磬”的省略写法,“磬”是一种由石头做成的打击乐器,在乐器边上加个耳朵,就是为了把无形的声音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而“音”这个字,则是来源于“言”,“言”来源于“舌”,瞧这些小篆—— (舌)、 (言)、 (音)。它们的模样告诉人们,舌头是用来说话的,说话就能发出声音来。

人们通常把英语中的voice翻译成“声音”,其实,voice的词根是voc,本意指“喊”,即从嘴里发出的声音。你看,要是从语言的来源看,voice应该翻译成“音”:真实之“音”必然发自人心、出自人口,这还真是全世界的共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