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特派记者 王敏
本报伦敦电 伦敦,这个有着深厚历史和资本的城市,吸引了全球各种肤色的人。据统计,生活在英国的华人有近50万,其中近15万是福建人,而在英国的福建人普遍比较吃苦耐劳,踏实做事,努力创造财富的同时,他们将更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身上。
福建人团结,相互扶持,相互提携,“福建帮”在国外经常被人提起,没有贬义,也被旅居国外的其他省份华人羡慕。在伦敦的华人街,记者找到了福建同乡会的秘书长周勋生,这位40岁的70后,给记者介绍了在英国的福建人情况,他们顽强的生存意识和创业精神令人钦佩。
“英漂”第一代福建人用勤奋解决了生存问题
福建人“英漂”的第一代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只有几十人,由于语言不通,在英国的工作机会很少,生存问题相当突出。据周勋生先生介绍,福建人有出国打拼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前,主要是远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居多,而英国由于身份的取得比较难,来英国生活的人相对较少。上世纪90年代的几十人来英国后发现,语言不通,能适应的工作很少,90%的福建人从事餐馆的服务工作,洗盘子洗碗、打扫卫生、帮厨等工种是福建人的主要生存办法。
“那时候很苦,没法融入这个社会,餐馆内初级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交流,这样第一代福建人算是扎下了根。”周先生说,“福建人在1994年后进入英国工作生活的步伐加快,每年可能数千上万人来到英国,主要是这里货币坚挺,上世纪90年代1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5元,一个厨师的月工资在1.5万元左右,除去生活费用,每月能赚人民币10万元。赚钱是硬道理,低级别工作能有这样的收入在华人圈中传开后,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法国的华人纷纷来到伦敦。2006年后,福建在英国的留学生增加很快,目前在英国生活的华人有近50万人,而福建人接近15万人,福建在英国的留学生近2万人。”
在英国的福建人就这样通过初级工种,通过资本积累,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他们也积累了在英国的生活经验,在孩子的培养上,他们重视第二代的教育和对英国文化、社会的融入。
英国的福建二代思想独立,自信百倍
在采访时,周先生通过电话为记者联系了两位福建留学生。陈松奇,25岁,已从伦敦大学皇家霍罗威学院研究生毕业。王则敏,24岁,正在格林多大学学习,下月就将毕业。两人都是福清人,典型的旅居英国华人的第二代。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已摆脱了父辈们当初面对英国社会的尴尬。
陈松奇毕业后开始创业,他已经是两家服装店的老板,同时正在积极创办自己的品牌。他的外公,算是英国第一代创业者,15岁时,陈松奇就进入伦敦的学校读书,不管是语言还是社交活动,已经完全融入伦敦社会,他去年发起创办了“sqja-sq jerkin”的组织,这个类似国内的“街舞俱乐部”,一年时间,已经有来自各国各种肤色的会员1000多人,而且已经在欧洲颇有名气,并在各地参加一些演出活动,陈松奇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资源,嘻哈街舞的装扮道具在他的店里都能看到,货源来自13个不同的国家。
王则敏下月就要毕业了,说到今后打算,他说:“毕业后我先到东南亚几个国家走走,我感兴趣的还是餐饮行业,去考察,特别是在餐饮文化、环境、管理等方面学习一下,我想回国开自己的餐馆,有独特风格的,提供高标准服务的特色餐馆是我创业的方向,我相信,吃饭是人生活的永远主题,这个行业我有足够的信心。”
陈、王两位同学代表了福建“英漂”第二代的普遍性。在福建同乡会的办公地,有一个会议室大小的教室,周勋生秘书长介绍,这个小学校主要是用来对华人的小孩授课,他们在外打拼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不能让孩子今后学了英语忘记了汉语,中国是根,这几年国内发展很快,经济强大,英国华人明显感受到了作为华人的社会地位随着中国的强大而上升。
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对在英华人影响有限
当下,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英国举办奥运遭遇很多抗议和反对声音,特别是唐人街上数十万的华人,他们是否感受到了危机?对此,周秘书长说:“目前我们感受还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英国有自己的独立货币,虽然英国对英镑的控制很严格,不会轻易乱印钞票,但作为独立货币来说,还是容易调控的,加上英国自古就是资本殷实的国家,底子厚,社会财富很足,所以欧债危机中,可能政府日子比较苦点,但是民间和社会还是很安定,只要不随意发行货币,英国社会经济还是很稳定的。”
对于这次的奥运会,陈松奇和王则敏两位可能和英国人的看法更为接近,他们认为,伦敦奥运会也主要是英国获得了一次宣传自己的机会而已,大部分英国人对奥运会并不关心,很多人甚至反对,因为这需要政府支付更多的金钱来承办,而钱最终是需要从税收等办法筹集,这可能让部分英国人担心自己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因为政府资金问题而下降。
目前在伦敦的福建人80%仍然从事餐饮业,他们大部分聚集在伦敦市中心地带的唐人街,这些餐馆的主要食品也是卖给外国人吃。王则敏告诉记者,这里最有名的菜是“杂碎”,是广东话,也是刚开始中国人创业时候,在没有专业的厨师、没有专门的菜谱情况下自创的一道菜,说白了,也就是乱炒的,类似我们国内的大杂烩。这道菜,现在每个中餐馆都有,从这道菜就能理解福建老乡来英国后的创业过程。
伦敦有10%~20%的福建人还从事贸易、装修、零售业,工资每月在2000~3000英镑左右。陈松奇介绍:餐馆大厨周薪600~700英镑,小工帮厨周薪350~400英镑,由于英镑这几年的贬值,按人民币汇率,收入相对汇价高的时候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