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90后”走上讲台 老教师有话要说
一周教育点睛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周教育点睛

 

N本报记者 李建芳

教师节·收礼有度

事件:在全国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8日,北京市百余名优秀教师发出倡议:今年过教师节拒绝收礼。而在浙江,有家长在网上发起“教师节,请不要用送礼的方式侮辱教师”的号召,得到不少家长的响应。

锐评:教师节沦为“送礼节”,根源在于中国的人情社会制度,凡事讲人情,熟人好办事,患者就医要送医生红包,学生上学要送老师红包,出门办事要给经办人红包……然而,教师行业毕竟不同于别的职业,因为它面对的是孩子,社会对教师沦为“送礼节”有更多的愤懑就可以理解了。有关部门应该对教师收礼行为做出严格的规定,比如收礼只能收价值在多少元以下的物品,超过多少价值的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只有通过这样严厉的措施来斩断这条“收礼—送礼”的链条,才能还教师节的本真。

异地高考·拼爹

事件:9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对我国的异地高考方案提出三项准入条件:第一,家长在当地需有稳定工作、住所、收入并交了各种保险;第二,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第三,学生要符合一定的在这里就学年限的条件。

锐评:除了学生就读年限的条件让人可以接受之外,前两个条件无疑是“拼爹”门槛,被网友批评太过苛刻。当前,全国各地因天壤之别的名校录取率而造成的“高考不公”现象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异地高考本可以通过让学生的自然流动来尽可能地缓解这一问题,但附加了“拼爹”条件的异地高考方案,无疑让人大失所望。

上海教师·打破铁饭碗

事件:日前,上海市教委传来“重磅”消息——从今年开始,上海中小学教师资格在首次注册后将不再是终身制,或改为每五年注册一次。教师不再是铁饭碗。

锐评:有人笑谈,这是老师们最不愿意收到的教师节礼物。但对绝大多数有着教育理想和抱负的老师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好礼物。只有这样不断地涤荡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才能让这个职业整体素养越来越高,得到社会更大的尊重和认可。教育部门要考虑的是,在终身制改为注册制的转变中,衡量老师的工作成绩需要科学的思考,但前提一定是不能让老师“人人自危”。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