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8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表露无遗
□征文
白兰花,夹在耳朵上
回忆恩师黄寿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恩师黄寿祺
——六庵书艺之韵
 

N张善文

恩师姓黄,讳寿祺,号六庵,学者称六庵先生。公元1912年9月14日生于福建霞浦,1990年卒于福州。早岁游学北平中国大学,毕业后留母校任教,抗战间南旋闽省,嗣执教福建诸高校,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文学研究会会长、福建诗词协会会长、中国周易学会顾问等。精研群经子史,尤深于《易》;通贯诗律,博赡文词,有《群经要略》、《易学群书平议》、《汉易举要》、《周易译注》、《楚辞全译》、《六庵诗选》等行世。

恩师对我的教诲之恩,何其广也!除了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等专业学养之外,即便小小的书法之道,他也给了我毕生难忘的莫大教益。

他的书艺之美,美在书法内容的精湛,含藏着历代圣贤的崇高思想;美在字画笔韵飘洒天成,兼具豪放与婉约的绝佳情操。

忆往昔,我为他铺纸,他挥毫写下了集《孟子》句联:“善养吾浩然之气,不失其赤子之心”,令我对孟子的人格心向往之。我陪侍他赴东山出席黄道周学术研讨会,归来后他知道我喜欢扇面书法,便在我呈上的劣质纸扇上,精心题写他送我的一首绝句:“春雨犹寒二月间,赖君扶掖到东山。石斋易学诚堪尚,节义还期共仰攀”。落款是:“乙丑春月,东山书赠善文老弟”。每当我恭捧此扇,注视着恩师遗墨,如同聆听到他的谆谆诲语:不但要敬仰石斋(黄道周号)的易学造诣,还要努力效法追攀他卓伟的气节操守!但凡读到恩师的各类墨宝,我总是沐浴着前修往圣的伟大思想而受用无穷。这何止是区区书艺啊?对我来说,无疑是化翰墨为学殖的精神熏陶!

如坐春风的岁月流逝得那样匆匆。记得那一年的某日,我在恩师书斋,见到他有一批拟待丢弃的书法墨卷,便说:“老师啊,这些作品别扔掉吧,不然就让我保存好吗?”他笑笑说:“这些都是我不满意的,你要就拿去好了。”这句话一晃近三十年了,恩师辞归道山也已二十二载,思之不禁潸然泪下。昨天,我捡出这批恩师“不满意”而被我久久珍藏的墨宝,展开观摩,又一次受到醇美笔墨艺术的极度震撼。那副大字四言联:“闲鸥戏海,逸鹤摩云”,可谓笔厉神足,其点划行气中排放出的傲睨今古、遨游海天的雄姿伟魄,不让苏辛之豪放。而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七级学生毕业所作的《蝶恋花》条幅,则温情四溢,其墨势笔锋流布着敦教惜才、爱生如子的细腻情怀,直追柳李之婉约。这尽管是恩师自称“不满意”的作品,已是精美若斯,又何况其余呢?我想,这是通儒学者的书法风范,其品调之刚柔兼济,呈示着文人书艺超凡脱俗的典雅气韵。

我不甚通于书道,但我却从恩师的遗墨中感受到昔日大师的书法之美。今值恩师101年诞辰,谨以遗墨忆师恩。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