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进 肖春道 见习记者 徐丰 文/图
本报讯 “寻找福建民间珍宝”活动,正在火热征集中。连日来,记者走近经营收藏品的商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珍品并没有陈列在商店最显眼的地方,而是被低调地安放在角落。原来,福州有一些经营收藏品的商人因收藏走上了经营之路,卖与不卖,是这些身兼商人身份的藏家一直纠结的问题。
三十出头的张良天曾经是个记者,因为迷上老家具,辞去了记者工作,开始四处寻找老家具。“当年,我被一个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佛龛感动了,震撼了。”他说,那个雕工堪称完美,“这个藏品我始终都没有卖,现在放在老家供奉起来了”。说起前几年他卖掉的一张金丝楠木制成的拔步床,他还是有些心痛,“卖一样少一样,这些东西一旦流入上海、北京以及江浙一带,我们就没有能力回收。”
此次记者采访的福州壶满堂老板叶清德曾经私藏了200把名家的紫砂壶,但他也是个经营茶叶和紫砂壶的商家,因为难以拒绝客户求壶的心意等,他无奈地一再割爱。对于他喜欢得不得了的紫砂壶,他只得再向制壶大师求壶。
张良天:福建民间真的有很多宝贝
昨天,在张良天经营的“南书房”,他向记者推荐了两件金丝楠木制品。记者看到,它们都静静地待在角落里。采访中,他又隆重地介绍了一张金丝楠木制成的老琴台,“龙岩的一个开发商出价30万了,但我没卖。”记者同样看到,这张老琴台被放在二楼拐角处,如果张良天没有特意介绍,记者还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桌台。
“其实,这些好东西,我都不想卖。”张良天说,自从他从事这行后,他的家人一直都持反对意见,“我经常为了收这些东西,弄得自己身无分文”。他不无遗憾地说,这七八年来,他真是收到不少宝贝,但为了资金融通,卖了很多宝贝。
自从8年前辞去了记者工作后,张良天就开始了东奔西走的生活。“福建民间真的有很多宝贝。”他说,他经常都要去乡下寻宝,“乡下的宝贝不收很可惜啊,很多老人用的床铺等家具都是很有价值的古董,但由于后人不识货,随着老人离世,这些宝贝要么被砸要么被烧”。
闽侯乡下淘到金丝楠木书柜
在张良天的南书房里,他指着墙角的一个书柜介绍,这是金丝楠木制成、老鸡翅木镶边的书柜,根据木料、做工等判断,属于明初期的东西。前年,他在闽侯乡下一个大院里看到两个这样的书柜,被刷着大红漆,一点也不起眼,但他一眼就看出这是珍贵的金丝楠木的制品。低价收购后,他带回这两个书柜,经过去漆等处理,恢复了金丝楠木的原貌。他将手电筒对着这个书柜照,记者只见灯光所到之处金光闪闪。
据介绍,金丝楠木是非常珍贵的优质良材,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有人据此称为金丝楠木。金丝楠木制成的家具会越用越亮。
张良天介绍,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古代一些帝王的龙椅宝座都选用优质楠木制作。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后来随着清末政局动荡,才渐渐有金丝楠木从宫廷流出,民间开始使用,但仍有所忌讳,民间的金丝楠木家具都被刷上厚厚的油漆。
书柜价格进京涨5倍
他说,这几年随着金丝楠木家具收藏热的兴起,福建也有不少人认识了金丝楠木,但主要市场仍是在北京、上海。他在闽侯收来的两个书柜,其中一个去年卖给北京的商家,“我就卖了30万,但后来我去北京,看这个书柜标价180万”。
去年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就曾播出北京家具市场出现了收藏金丝楠木古典家具热,一对金丝楠的顶箱柜,销售价格达300多万元,一套金丝楠的屏风价格在200万元以上。
随后,张良天又向记者推荐了一个宝贝——金丝楠木制成的狮子。他说,狮子的头顶形似佛祖头上的“肉髻螺发”,尾巴形似牡丹花开富贵,“长相很霸气,也很吉利,这些特制是根据木头形状自然而成”。他说,金丝楠木的产地主要在四川,这块金丝楠木木料是他和朋友跟随当地工人进入四川的深山发现的。
叶清德:“失”而复得“大红袍”紫砂壶
叶清德,在福州紫砂壶收藏界颇有名气。他因茶识壶,从2003年开始藏壶之路。几年间,他跑遍了紫砂壶之乡宜兴,结交了大批的制壶名家,他个人也收藏了很多名家的紫砂壶。由于叶清德藏壶懂壶,因而他经营的壶满堂也吸引了很多紫砂壶买家,他在福州建立了一个壶友圈。
由于叶清德在北京,前天记者来到壶满堂时,他委托助手展示了他的珍藏。“这是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凌锡苟的作品。”他的助手告诉记者,这把壶名为“大红袍”,在2005年时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品博览会银奖。
这把紫砂壶不大,但壶扭状似将军帽,壶身连绵起伏的凸起部分恰似将军的战袍,隐隐间却有一股外露的霸气。2006年,记者曾采访过叶清德,记者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就向记者展示过“这把壶”。
“此壶非彼壶。”叶清德的助手如是说。原来,2006年时,叶清德从凌锡苟家求得这把大红袍壶,在壶友圈子里展示时,很多壶友都看上了这把壶,经不起一个壶友多次请求,他让出这把壶。此后,他多次请求凌锡苟老师再制作一把同样的大红袍壶。由于凌锡苟老师年事已高,叶清德的请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直到多年后,凌锡苟来福州参加紫砂壶活动,带来了一把重新制作的大红袍壶,叶清德的“大红袍”才算“失”而复得了。
征集令
寻找福建民间珍宝
本报和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寻找“福建民间珍宝”,正在火热征集中。9月22日至23日上午9:30—11:30以及下午2:00—5:00,市民可带着自家宝贝到位于南后街塔巷的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现场专家将为市民鉴定宝贝真假及价值。
9月底,活动方将聘请专家,评选出15件宝贝。主办方将给每位宝主颁发证书及2000元奖金。国庆长假期间,这15件宝贝将在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内展出,市民可前往观看。
寻找海都“记忆”
海都报创刊15周年了,5000多个日子,留下太多的回忆。今起,本报向广大读者征集“海都纪念物”。今起至9月底,读者可将“海都纪念物”送到报社一楼968111呼叫中心。届时,本报将根据读者送来的纪念物的纪念价值、时间先后、保存状况等,选出10位幸运读者,赠送一年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