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江方方/文 关铭荣/图
本报讯 重点项目多,征地拆迁多,项目投资多,但施工安全和质量上却扎实牢靠。闽侯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制度+科技”手段,加强建设项目标后监管,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高效廉洁优质。
目前,全县有37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远程信息监控,安装人像指纹考勤机24台,视频监控点36个。这种模式也将在福州乃至全省推广开来。
全球眼盯住工地安全
360度旋转高清摄像头、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系统……走进闽侯新南港大桥项目工地,记者发现了不少高科技。早上不到8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吴春光就提前来到工地考勤系统前,按下指纹识别器,自动进行人脸识别,在工地安装的四台“全球眼”高清摄像头下,开始了一天的技术指导和安全巡视工作。
“新南港大桥工地的所有管理层全部到位了……”离工地三十多公里外的闽侯县纪委工程建设远程信息监控中心里,县纪委执法室纪检干部实时收到了工地的到岗情况。
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全球眼”从建设工地传输来的高清图像。
据介绍,去年4月,闽侯纪检监察部门最先引进了远程监控系统。“全球眼”用于监控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以及文明施工,指纹考勤机、人脸识别器用于监督项目施工、监理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它们都与县纪委的远程监控系统联网。
人像考勤加强监管
“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是否到位,对于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至关重要。”闽侯县纪委执法室纪检干部林智焕介绍,监控系统还设置了“考勤管理”“主管部门履职”等栏目,监管人员只要在互联网网页上一点,工地现场考勤等情况一目了然。
据介绍,闽侯县把项目业主驻现场负责人、施工监理单位班子成员等列为重点考勤对象,明确规定每个月最低出勤天数和缺勤处罚档次;在施工现场设置人像和指纹考勤机,自动比对指纹和人像,对缺勤对象予以处罚,确保管理人员在岗履职。
健全制度防标后腐败
目前,闽侯已出台相关规定,对县域内政府投资800万元以上的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须办理工程远程信息监控注册,应用远程信息监控系统,将工程概况、管理组织机构、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检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队伍等情况输入平台网站,供行业监管部门查阅,接受县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同时,闽侯县在全省率先实行“押证”做法,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或签订合同时,将该项目的项目部和监理部组成人员的岗位证书交由县建设、水利、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保管。
这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管理、监理等人员将“一对一”常驻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对人员考勤情况进行检查,对人员配备和履职不到位的,立即责令改正,直至实施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