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吴智飞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莆田市西凤凰山石室岩寺里有个七级浮屠,400余年来,一直作为石室岩寺的标志而存在。目前,这座浮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近年来,寺中僧人发现,浮屠表面长出许多植物,渐渐将部分红砖毁损。上个月,寺庙和政府出资,共同对这座七级浮屠进行抢救性修缮,这次修缮预计在本月底完工。
身负“降龙”传说
据了解,南宋妙应寺住持高僧祖贤法师圆寂后建一塔于寺的西南面,为五级浮屠。明朝初,五级浮屠因坍圮遭毁弃,永乐年间,在原址上重建一座七级砖身木檐楼阁式塔,命名为“天井”。史料记载,“天井”刚建起来的时候,人可以顺着层层环绕塔身的回廊,登塔观光。不幸的是,明朝的一场火灾烧毁了大部分塔身。
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虽然天井塔旧容难复,但是,此塔在莆田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降龙”的传说,再者,许多寺庙高僧圆寂后将骨灰置于塔内,众信徒便一直以其为石室岩寺的大功德,香火因此很旺盛。
石室岩寺后有个伏虎岩,伏虎岩遗址之上有一块巨石,宛若巨舌从山腰向前吐出伸向岩顶,俗称龙舌石。而高20余米的天井塔就坐落在龙舌之上,传说天井塔将一头恶龙钉在山上,避免此龙降水患于兴化平原。
砌水泥护住塔身
数年前,一批香客在寺庙中放生鸽子,鸽子却没有飞走,而是在天井塔的佛龛内入住。据城厢区文管办技术人员介绍,鸽子的粪便和风,将一些草籽、树种带到了塔上,渐渐地,天井塔的表面就长出许多植物,其中,塔顶更是长出一株小榕树,一直完好无损的红砖被树根撑出道道裂纹,部分红砖也开始脱落。
经过数次的考查和筹划,终于于上个月中旬动工,对天井塔进行修缮。修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理塔表植物,在不毁损塔身的前提下挖出树根,在塔顶砌一层厚实的水泥,防止种子落缝生根。二是重新砌上脱落红砖,并以现代相似红砖顶住腐朽的木板,防止再次出现脱落。
城厢区城管办负责人表示,文物修缮当保持旧貌,砌水泥只是权宜之计,此次修缮市政府将拨款5万元左右,预计在本月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