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晏扬
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浙江一些地方加大对企业征税的力度,甚至征收“过头税”,把明年的部分税收也拿来“预支”。在此之前,国税总局和财政部多次强调坚决不收“过头税”。(10月23日《潇湘晨报》)
征收“过头税”是一种弄虚作假行为,其危害人尽皆知,对企业无异于竭泽而渔,对财政收入则相当于饮鸩止渴。但这仍挡不住一些地方收钱的手,原因何在?为了实现某种政绩罢了。
按理,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与企业共渡难关,而不能总想着自己旱涝保收,不管企业死活——政府手里的钱真的不够花吗?那得看怎么花,像下面这种花法,财政收入增长再快也不够奢侈浪费之用:浙江桐乡市公证处的3名事业编制人员,2010年人均收入69.52万元,主任沈吉龙更是高达83.22万元;该市公证协会近日赴江苏阳澄湖吃大闸蟹,一次就花掉16万多元。最新消息称,沈吉龙和该市司法局副局长朱莉萍被停职。
一个科级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年薪堪比国企老总,这还是账面上有据可查的收入,足见一些公职人员收入之丰厚;明目张胆地集体“跨省”吃大闸蟹,一次花掉16万多元,足见公款吃喝之肆无忌惮。实际上,这样的奢侈浪费在不少地方司空见惯,除了公款大吃大喝,还有公车超配和私用以及公款“旅游式考察”。为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时人们反而焦虑不安?为何人们对征收“过头税”极为反感?所有的根源都在这里。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些地方征“过头税”与过分的三公消费密切相关,甚至相辅相成。
“放水养鱼”与“竭泽而渔”的区别,这些地方官员不会不知道,但“过头税”屡禁不止的事实表明,他们只不过不想懂或假装不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