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吴智飞 李帅 马俊杰 文/图
核心提示:“清新的空气是莆田的一宝,也是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一张王牌。”连日来,本报推出的“感受莆田创模变化”系列报道引起强烈的反响。众多市民致电968111表示,看到莆田在生态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高兴,希望能为家乡创模贡献一份力量。莆田市环保局则表示,这个系列报道,让广大市民了解了“创模”,也了解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即日起,本报与莆田市环保局联合开通“创模热线”——968111,让广大市民来电反映环保方面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建议,记者将在第一时间把这些问题和建议归纳后传给莆田市环保局。
【创模样本】北磨村天空的蜕变
日前,记者来到莆田市的北磨村,东圳渠从村边缓缓流过,水渠边有草地,空气中都是淡淡的草香味。但在两年前,这里常弥漫着又呛又臭的味道,过路者都得掩鼻而过。
原来,几年前,在水渠边居住的人常把生活垃圾倒在水渠里,后来部门开始进行严格管理,往水渠中倒垃圾的事杜绝了,但垃圾开始被堆放在路边。由于长时间无人处理,垃圾越堆越多,有人开始烧垃圾,刺鼻的味道四处飘散。
两年前,莆田市的相关部门对垃圾燃烧采取了釜底抽薪的方法,每天安排清洁工人对路边、水渠边进行巡视,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堆放大片垃圾的现象没有了,更不可能产生大量的烟。几位村民说,全市的情况,我们也说不好,但是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周围,空气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创模行动】
福建空气质量全国前列莆田又在全省设区市前列
自2006年开始,莆田市环保局官网上就开设了“空气质量报告”栏目,如今每日更新一次,市民可以通过官网了解当日的空气质量,决定出门防护措施。
莆田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开国介绍,全市境内目前有五个监测站点,分别在市政府、城厢区政府楼上、金鼎商场楼上、秀屿区政府大楼和涵江第六中学。这些监测设备都是高度自动化设备,每隔几秒实现一次数据收集,然后自动传输数据,并实现存储。工作人员会将检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将数据传到官网上。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市将开始检测PM2.5。
据市环保局污控科陈国英科长介绍,莆田空气污染问题主要是湄洲湾火力发电厂,这个发电厂耗煤量占全市80%以上。在2009年,湄洲湾火力发电厂脱硫工程竣工,二氧化硫排放量锐减80%以上。“福建省空气质量在全国位于前列,而莆田市在全省九设区市又位于前列。”陈国英说。
明确提升空间让百姓有信心
据了解,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城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应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且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应占全年天数的85%或以上。刘站长介绍,根据目前的监测结果,去年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一级的天数149天,二级的天数为214天,即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363天,占全年天数的99.5%。而今年前三季度的监测结果显示,至今一级、二级天数达到100%。
在走访中,一些市民还表示,提升空气质量,也不光环保部门的事,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现在私家车增多了,汽车排放的尾气也多了,有人提出“无车日”,这就是一个好主意,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提升空气质量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