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什么才是生态、健康、持续的茶产业?
“茶企老总眼里的茶博会”之同题问答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么才是生态、健康、持续的茶产业?
茶叶协会、资深专家、茶企掌门总论茶博会、茶产业未来之路
陈光普
刘国英
 

写在前面

一百个人喝茶,可能有一百种口味。一千个人说茶,可能有几千种说法。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博览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若干位茶人,他们中有茶业协会带头人,有资深茶叶专家,有知名茶企老总。

听大家说茶,受益匪浅。

“两岸茶人共同打造生态、健康、持续的茶产业”

陈光普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执行会长

“茶树同根、茶道同源、茶技同门、茶艺同祖,海峡两岸茶产业合作潜力巨大。”

陈光普会长表示,在茶叶种类、土地资源、栽培技术、制作工艺、营销理念、市场潜力、文化弘扬等方面,海峡两岸各有优势各有长处,“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合作共赢,海峡两岸茶业交流与合作,大有文章可做。”

“两岸茶人携手,共同打造生态、健康、持续的茶产业。”陈光普会长提出,两岸交流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茶企,另一个是行业同业公会。“行业同业公会是协会行业的代言人,一方面要把政府的相关政策传达到位,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贯彻政策,同时也要反映企业的诉求。”

陈光普会长说,茶产业的生态和健康,说的既是整个茶产业的生态健康,也是茶产品的安全可靠,“只有安全可靠的茶产品,严格执行国标依法经营的经营者,才能让消费者安心放心,才能让整个市场持续有序地发展。”

陈光普会长谈到茶叶产品的创新时说,“茶叶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接受市场检测。”现时茶叶市场的各类创新层出不穷,不少茶企凭借一时的创新炒高产品价格,实际上并不一定持久,“好的创新,必须赢得市场,炒高的价格就算高也只是暂时的。”

“茶博会市场化进程至少需要3至5年”

刘国英 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会长、高级农艺师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今年首次设置国际展区,刘国英会长认为,这是因为前五届茶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在海峡两岸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在国内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设置国际展区,旨在吸引更多茶企参展,使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不仅能服务海峡两岸的茶产业,同时能更好地服务整个茶产业,为推动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国际茶业大环境日益融合的今天,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应胸怀海峡,放眼世界。”刘国英会长表示,今后茶博会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扩大宣传面和影响面,更加注重服务、注重市场和参展企业的效益,构建成国际茶产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作为海峡两岸茶博会五年战略规划的第一个年头,茶博会首次开始试水市场化,这一做法在业内褒贬不一。对此,刘国英的观点是,市场化是今后政府举办各类展会的导向,也是政府职能正确定位的需要。

“各类展会应该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导向,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今年开始市场化的进程,但是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过渡期。到了能以会养会,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交流和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时候,茶博会就开始完全市场化运作了。”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