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安丽(福州·道山路)
在北京,常见到徜徉于公园和胡同里的猫,不论身上的毛皮何种花样,基本是“脸若银盆(也可能是花盆黑盆灰盆等),眼如水杏”,而且体形有唐代美人之风。它们常在阳光下开会,或在公园的花圃旁集体打盹,见了游人抬起头来嗲嗲地叫一声“喵——”,并不怕生。曾在北海公园看到一名女孩,专心坐在长凳上读书,她的脚边,是或坐或卧或洗脸或嬉戏的七八只猫,其中甚至有在福州花鸟市场开价两三千元一只的英国短毛猫。一群美猫和一名清纯女孩间有什么样的故事不得而知,但那画面真的是让人怦然心动。
而福州,除了在省博物院附近,公园里怕是很难见到群猫了。街头巷尾小区里的流浪猫,也都是独行侠,行动敏捷,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且十有八九是尖嘴猴腮的瘦猫土猫。我们单位的院子里来过一只土著流浪女猫,生了一双儿女,娘仨很受同事们疼爱,见人都很亲近。然而最终,它们先后在单位门外失踪了,失踪前其中一只小猫后腿患病,行动缓慢,根本不可能走远。不用说,那娘仨定然是不够机警,被贼人偷捉去,成了盘中餐。最惨的是,猫妈妈刚生下两天的一窝五只婴儿猫,同事们把牛奶装进眼药水瓶来喂,也没能挽留住它们的生命。
但愿它们来世再为猫时,不用担惊受怕,能像北京的猫咪一样,平安快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