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始于唐代
冬至节,莆仙民间也称“冬节”。相传从汉代开始就有冬至节,而莆仙过冬至最早在唐代。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专家林成彬说,从唐代开
始,莆田就一直为“望县”(即一等县),为福建主要经济区域,民间民俗活动丰富。此前,有发现唐朝人笔记记录冬至习俗,这应该是莆仙冬至的最早记录。
本报讯明日是传统节日冬至。古话说“冬至大如年”。莆仙人重视冬至,把过冬至节称为过小年,既要搓汤圆团聚,又要祭拜祖先。莆仙人过冬至的礼俗较为人熟知,但这些礼俗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昨日,记者前往文化部门,请民俗专家“揭秘”莆仙冬至节。
特有习俗多
按照莆仙习俗,把冬至前晚称为“冬至瞑”。家家户户要点上一对红蜡烛,在祖先神位前放红福橘,并插上福禄寿纸花。再用红纸封10双筷子,并把生姜、板糖,供奉在桌子上。女人们还要穿上红衣服。燃放鞭炮后,全家在一起搓圆子。圆子搓好后,要点夜明灯,把丸子、生姜、板糖、红筷等摆在厨房灶公前过夜。冬至节一大早,便煮圆子。而
只有祭拜完祖先,才能吃圆子。记者了解到,供筷子,表示一家团圆。供生姜,表示家庭火辣兴旺。供板糖,表示生活甜美幸福。林成彬说,这些都是莆仙特有的习俗。
莆仙的冬至还有一个习俗,即冬至第二天早上天没亮时,要把做好的圆子粘到自家的门窗框上。莆仙地区不叫糯米汤圆为元宵,而叫做“圆子”,或叫做“粿子”。
“团圆节”的由来
关于“团圆节”的来历,林成彬给记者讲述了自己1987年从仙游县了解到的故事。相传古时兴化府里有个寡妇叫余莲香,丈夫早逝,她独自抚养儿子元元读书。元元二十岁中了状元,当官时把一半薪俸叫家丁张二送回给母亲。可是,张二好酒,丢了银两,每次都说假话骗元元。一次,皇帝问起元元的家世,为其母亲莲香的气节所感动,下旨赐元元为母亲建造“贞节坊”。元元领旨回家,十分高兴。但在家三年不知儿子音讯的莲香,以为儿子忘了母子之情。心中生气,躲进深山。元元回家乡,才知张二误事,便进山找母亲。那时冬天已到,山上的野果野菜没了,元元便用糯米做成山果模样,煮熟后粘在山顶树上,让母亲采
食。一天,元元顺路把丸子粘到厝前,想引她回家。冬至这天,母亲采到厝前,元元把张二误事的经过告诉母亲,两人才相聚。故事代代相沿,于是便有了冬至日也是“团圆节”的说法。
林成彬认为,冬至节既是团圆节也是孝敬节。莆仙有句古话叫“大年三十顾‘某’,冬至顾‘祖’”。说的是年三十顾老婆,冬至顾祖先,要孝敬老人,也要祭拜祖先。但也不是所有莆田人都会在冬至扫墓,莆田分南北洋,南洋多是清明扫墓,北洋多是冬至扫墓。有老人们说,冬至扫墓是因为可避开春耕,不耽误农活。也有传说称,古时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操办“三牲”祭品,而冬至前后,秋收后的粮食仍然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