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8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牵住母亲的手
我家有个人形窟窿
心安处,是故乡
在故乡,瞥见青春的影子
在老家,亲手备年
下期征文:年菜
爸妈来了,故乡就来了
长乐话里的故乡
亲不亲,故乡人
客家的年,客家的乡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老家,亲手备年

 

N高宪生(白马中路)

忙活了大半年,终于可以回我的江西过个团圆年了。抱着孩子,拖着礼物,在火车上折腾了十几个小时,终于踏上家乡的土地。

已经整整三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一进家门,儿子就嚷着要爷爷奶奶抱。爸爸笑嘻嘻地伸出一双油亮发黑的大手:“乖,等会,爷爷手脏。”这时我才清楚地发现,老父额头的皱纹又增多了,头发也白了不少。

老家是个三合院,许多风格仍保留着木瓦结构,窗户上布满着精雕细刻的窗花,和城市里的钢筋水泥完全不同。为了让家里年味更浓,我在门口挂上灯笼,门前贴上春联,墙上粘上年画,儿子在一旁打着下手,这里摸摸那里瞅瞅,看什么都觉得好奇。家里一直以来都有做糍粑的习惯,将泡了一晚的糯米沥干蒸熟,再用擀面棍打揣,像洗衣服那样反复揉着,直到糯米揣烂再搓成小团,待到油煎上桌时就着甜酒品尝,实在是无比的美味。

在故乡的日子悠闲而自在,虽然还不时有福州的短信和电话,但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每天早起只帮着父母做些家务打扫下卫生,再带着孩子走街串巷拜访许久不见的邻居好友。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