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期作者 斯涵涵
复旦大学博士生小王为了从上海回他的四川德阳老家过年,买了8张票要转7次车。他透露,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通过换乘曲线回家,因为这样的票比较容易买。(2月3日《扬子晚报》)
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不少人尝试独辟蹊径,但是像小王这样“曲线回家”,还是让人目瞪口呆。
小王说,如此换乘看上去麻烦,但实际上速度更快,虽然多花100元,但可节约13个小时。不过,这种办法却不是一般人都能用的,小王身上仅带一个背包,可谓轻松上阵,这对大多数携家带口、大包小裹的乘客来说,根本不可行。
更重要的还在于,如此频繁的换乘,不可控因素过多,换乘次数越多,晚点风险越高。所以,哪怕小王选择的路线自认为最保险,但他依然在微博里@了五个客运段“求保佑”,希望这些列车都能准点到达,不要耽误他的行程。由此可见,“8次换乘”不过是只争“朝夕”而不顾惜金钱和体力的小众游戏。
薄薄的火车票承载了厚重的乡愁,也承载着公众的热切期待。什么时候,大多数乘客尤其是农民工能够像这位博士生一样,把回家过年变成一场轻松愉快的“旅程游戏”,一路畅通,平安到达,则是我们社会的巨大进步,其间的意义要远大于某个个体“8次换乘”的春运“达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