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福州时政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下杭路民国老祠堂将修缮
闽江边古人生活“挺滋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杭路民国老祠堂将修缮

 

实习生 胡顺枭 文/图

本报讯 福州下杭路196号,除了一块区级文保单位的牌子外,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却讲述着民国时当地曾氏一族的辉煌往事。去年下半年,台江上下杭部分地区被划入保护范围,上下杭曾氏祠堂再次引人瞩目。昨日,记者走进这座老宅古厝却发现,昔日辉煌早已不在,屋子已沦为仓库。

“很少有人进来,老建筑,可惜了。”工作人员打开祠堂铁门,记者的一脚踩到的是厚如地毯的青苔。祠堂西侧的防火墙高耸,有寻常人家三层楼高,气势扑面而来。前行穿过小门,青石柱、大粗梁、雕花栏杆、网格窗棂映入眼帘,显示着当年的气派。但是走进祠堂后,又是另一番光景。祠厅宽约二十多米,一个中等礼堂大小。屋顶高约十多米,地方空旷。屋顶已经残破,几束光柱从天顶洒落,照着满地的桌椅板凳。工作人员说,很多年前,这里就成了学校的仓库。堆放的桌椅间露出石柱,上面刻满了对联。屋顶横梁有近一米粗,十分大气。房前屋后,雕刻的莲花柱头每个都有篮球大。上面残留着彩漆。记者想用相机拍摄横梁,灯光一闪,发现几条梁上金光闪耀,仔细一看,上面布满了各种金漆图案,有飞翔的蝙蝠,有圆形的“寿”字等各种吉祥图案。

记者从台江区文管办了解到,曾氏祠堂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是当时在福州一带经商的曾氏家族出资建造的。建筑坐北朝南,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均为石柱承托樑架,用材粗大、空间高广。曾姓人家乐善好施,在祠堂办有“救火会”。抗战胜利后,曾氏又将祠堂改为学校。解放后学校并入福州四中,当时周边还有不少曾姓后裔居住。近些年来周边拆迁,曾姓后人多数搬走了。文物专家表示,修缮将“修旧如旧”,保留祠堂的结构和特色,“光是这几根巨大的横梁,就无可替代,现在绝对是找不到了”。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