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郭大路
时值农历四月廿九,一年的1/3时光止于今日。明天,即农历五月初一,端午在前。
泉州“堆”与唐代“粉团”
说是端午吃粽子,其实,福州大超市小杂货店一个月前就在摆卖,早不稀罕了。买不到的,是泉州人端午节家做的“堆”,乾隆版《泉州府志》说:“端阳……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甜的加红糖,咸的加豆芽韭菜小白虾或海蛎煎成。类似的软饼,福清也有。有泉州人爱说,“堆”即是唐代的“粉团”——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有“射团”一节:“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射中并不容易,“盖粉团滑腻难射也”。这是唐代开元盛世流行的端午游戏。
题扇·飞白·午时书·龙舟竞渡
端午是夏季大节,要馈节礼。雅好书法的唐太宗,端午节会在白底扇子上题写鸾、凤、蝶、龙等字样,送给大臣们当节礼。贞观十四年(640年),他写得最高兴,还在宫殿屏风上“挥毫飞白书”,笔力遒劲,这大概是他非常得意的一次书法创作。
端午写字,后来也还有,杭州人用朱砂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贴在楹柱上——当然这是为了“避毒”;福州则是“午时书”,学者郑丽生说这可能是模仿宋人的“帖子词”,算是斯文传统。午时书,就是端午那天用七八寸长的红纸,写了对子贴在楹柱上。有一对写得最好:“龙首夺标,此日文明天下;江心铸镜,他年霖雨苍生”。
上联说的龙舟竞渡,各地都有,早前往往由官府组织,奖品有彩缎和银碗;1293年,福州端午节赛龙舟发生淹死人的事故,那年元世祖忽必烈还在位,马上立法禁止了龙舟赛(《元典章》卷五七)。可是福建人根本不理这茬,民间的龙舟赛依旧疯狂,乾隆《福州府志》说兴化府(即今莆田一带)龙舟“自初一起至初五日止”,花费很大,“有至倾家产者,士大夫皆笑其愚,而莫之能禁也”。福州人则爱到南台看赛龙舟,除了比划船快,还往闽江里扔大黑鸭,叫选手下水捉。捉鸭风俗泉州有,苏杭也有,杭州人不比划船,只坐船喝酒看风景,除了鸭子,还往水里扔钱。水中抢钱,也很考水性。
下联说的“江心铸镜”,用的是扬州典故,唐朝时,扬州师傅一定要在五月五日取水铸镜,出的镜子,特别明亮。
女儿节与讨夏衣
明朝开始,端午节也叫“女儿节”,明代北京人家,五月初一到初五,都要给小闺女戴上石榴花,打扮漂亮,出嫁女儿也各自回娘家“躲端午”。
福州也有类似风俗,叫“取夏衣”。福州女儿在端午节前一定回娘家,而娘家人也会从清明节后,早早为女儿买布裁衣裳送节礼,郭柏荫《午日征事诗》写:“何因赠嫁妆奁外,又累娘家制夏衣”——福州人才不管女儿嫁没嫁,反正要疼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