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刘龙海
和小微企业有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今年金融馆展示的重要内容之一。
扶持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福建金融业一直在努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745.73亿元,同比多增54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9.15%,位居全国第3。今年1至4月,全省中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增加567.59亿元,占企业贷款增量的93.88%,4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3%,增速比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分别高14.5个和4.7个百分点,我省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我省金融业多渠道的创新,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
组织创新 专营机构特色支行齐发力
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组织创新是一个重要保障。
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积极推动大中型银行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并对小微企业“单列信贷规模、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增量不低于上年平均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省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301家,比上年增加24家。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我省特色产业或区域产业集群内小微企业的各项金融服务,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特色支行或专业支行,提供更具针对性金融服务。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经出现了科技支行、林产业专业支行、海洋产业金融部+海洋渔业专业支行、文化产业金融部+文化专业支行、茶叶专业支行、石材产业金融部等一系列专营金融服务机构。
产品创新 全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融资并不容易。这一点,我省金融业一直在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近年来围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创新“贷款+财政资金风险补偿”的金融产品。这类产品以建行的“助保贷”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和中信银行的“种子基金贷款”业务为代表。以建行“助保贷”为例,该业务模式具体为:由省财政、建行和意向贷款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资金池”,为小微贷款提供银行增信支持,建行对“入池企业”降低贷款门槛。截至2013年5月末已累计为151家企业发放贷款5.7亿元。
第二种模式是创新基于企业账户现金流的“免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目前省内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和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均推出了此类业务。
第三种模式是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共同体贷款业务,典型产品包括小微企业联保贷款、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担保贷款等。据介绍,该类产品契合商圈、产业集群等小微企业密集等特征,并有助于金融机构实现对小微企业的“批量营销”。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引导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内部成员组建“城市商业合作社”,建立会员互助担保基金,银行按基金的一定倍数给予融资支持,截至2012年末,民生银行已经在全省组建城市商业合作社29家,设立互助担保基金17只,小微客户数26531户,全年新增10791户,增幅达69%。
服务创新 立体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除了组织、产品的创新,我省金融业还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以便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立体和全免的服务。
围绕小微企业“小、频、急”等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我省多数金融机构依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从受理、审查、审批在同一部门内办理,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出厂”,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办理效率。这方面以中国银行最为典型,该行在基层分支机构建立了123个服务小微企业的“钻石团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受理到贷款平均“7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服务的创新,也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2013年,华夏银行、泉州银行、晋江农商行等部分金融机构首创“年审制贷款”模式,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只需通过贷款银行年审即可办理续贷,无须先还本,减轻了企业“借新须还旧”的资金筹措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5月末省内银行累计办理“年审制贷款”7920万元。
同时,创新特色金融服务,可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效率。这些特色的金融服务典型代表有:古典红木家具行业的“仙作通”、“木艺通”、“红木卡”;服务茶叶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的“益农贷-茶叶贷”、“益农贷-食用菌贷”;服务海洋渔业产业的“渔货通”。这些特色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了相关行业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