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盛钟 文/图
本报讯 刚刚过去的6月,大盘下跌了13.97%,创近4年来最大单月跌幅。股市跌跌不休,很多股民选择逃离股市,回避风险。记者昨日从莆田市金融办获悉,截至6月底,莆田市10家证券营业部资金开户数为18.76万户,较年初减少了3500多户。而更让人关注的是,6月末各营业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仅有8.07亿元,比一季度末减少了将近一半。
宏观经济背景影响股市
东兴证券莆田梅园路营业部投资顾问方建章介绍,A股市场一蹶不振,股民口袋里的钱不断蒸发。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市值蒸发了超过1.67万亿元,按目前的持仓数据来看,平均每个股民账户今年上半年亏损了3.08万元。“今年,很多老客户都损失惨重,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的这一波行情,让不少投资者猝不及防。现在,我一般都是建议股民少量参与,多看少动。”
杨春是一位有着近10年股龄的资深股民,投资业绩还算不错,然而,今年上半年,他投资却亏损了5万多元。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股市一直被认为是“政策市”,普通投资者的风险非常大。他认为,今年以来股市的表现反映出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担心,而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也已显示我国经济存在由弱复苏走向弱衰退的风险,这必将对股市未来产生影响。
莆田股民老叶说,几年前,炒股还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很多人不惜从银行贷款炒股,甚至借钱炒股。但今非昔比了,现在和人说炒股有可能被笑话。而和老叶一起炒股的黄先生倒不觉得炒股是什么丢人的事,但他对账户上资金日益减少耿耿于怀。他说,大盘的行情确实让人不敢恭维,现在两市还有十几只2元以下的“白菜股”。“本周二,股价倒数第一的马钢股份收盘1.64元,比一斤大白菜的价格还低了不少。”
3500多股民退出股市
在市场一直低迷的背景下,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不少莆田股民对市场愈发失去信心,有的甚至直接销了户。
今年5月19日,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百万”应邀来到莆田开讲座,众多莆田投资者慕名而来,家住文献路的姚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当时“杨百万”在讲座上提到,今年中国股市低迷,但股市仍然没有见底,8月份大盘还会有一波大的下跌行情。“没想到,还没等到8月,股市就已跌破了‘解放底’,现在虽然反弹了一些,但还是让人不敢轻易介入。”姚女士表示,幸好她当时也已意识到了风险,没过多久就选择销户,从股市中抽身,现在看来自己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莆田华福证券一位客户经理介绍,2007年“5·30”之前,到证券公司开户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到处都能遇到在谈论股票的人。那个时期,几乎是“全民炒股”,投资者的心态完全可以用“狂热”两个字来形容。2008年后,股民数量逐渐减少,而经历了这几年股市的沉沉浮浮,虽然股市经常也能走出牛市行情,但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已“吃一亏,长一智”,大多处于瞻前顾后状态中。
近期,关于国内经济形势、IPO重启等问题,一直在股市中传递着悲凉气氛,让不少股民忧心忡忡。莆田市金融办相关人士介绍,截至6月底,莆田市10家证券营业部资金开户数为18.76万户,较年初减少了3500多户,而这当中还包括不少“僵尸户”,基本是空仓或者不参与买卖。
股市资金流出近半
值得关注的另外一个数据是:受市场低迷影响,今年以来,莆田各家证券营业部股票交易量缩减严重,大量资金逃出股票市场。据莆田市金融办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未,全市各营业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8.07亿元,比第一季度末减少了7.91亿元,几乎被“腰斩”了。
莆田工行理财师方健榕说,今年股市行情低迷,一些受伤不轻的股民选择了割肉出逃,并将资金转为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前段时间,由于银行揽储竞争激烈,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7%以上,许多原本并不动心的人也加入其中。市民王先生6月下旬在莆田文献路一家商业银行购买了一款10万元的理财产品,而这笔资金正是他刚刚从股市中转出的。王先生说:“今年被股市套了三成多资金,一直亏钱的感觉真不好受。现在买了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终于可以不用成天盯着大盘看,自己得好好休个假。”
民生银行工作人员小吴说,近期到他们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除了部分是长期积累的固定存款群体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从股票市场抽出资金的股民。
根据莆田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的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莆田市楼盘共销售8949套,成交总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楼盘成交均价为7518元/㎡,不管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均远远地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数量。莆田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数市民理财面窄、投资渠道单一,加上股市不景气、黄金暴跌,这也把很多资金逼向了楼市等其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