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2版:慢读/闲逛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家讲坛”蒙曼 周日省图演说隋朝
大暑与二伏
沈觐寿:书法里的人生悲欢
苏州“沧海观澜”刘海粟画展
北京“旋”——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凡俗
大暑与二伏

 

N本报记者 郭大路

苏力和西马仑接连来过,没有惊动福州。最热的日子尚未到来,却也快了——下周二,大暑;下周三,二伏。

这个“伏”字挺形象,左人右犬,人后边紧跟着一条大狗,随时啊呜一口把人拽倒,好吓人!这并不是望字生义,《史记·诸侯年表》就有记载:“秦德公二年,初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虫灾。”是说伏日这天,要在城邑的四个大门前杀狗避灾。唐末的《四时纂要》甚至说,“三伏日,不可嫁娶,伤夫妇,不吉。”说这一天,人是该休养生息的,最好放假乘凉。

好啦,伏天其实也蛮有趣的,比如吃。《汉书·杨恽传》里说,“岁时伏腊,田家作苦,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看起来是在大吃大喝了,四川峨眉那边的农家,把伏日办酒宴叫做“洗泥”;湖南衡州吃的是鱼宴,伏天不吃鸡。要丰收,所以不要“饥”(鸡)。北边人说“头伏饺子二伏面”,那么,下周三吃什么面?《清嘉录》里提到臊子面。臊子,就是以猪肉切成小方块炸过调味作为面的浇头,配上黄鳝丝,这叫“黄鳝鸳鸯”。诗人沈钦道写“红日半窗刚睡起,阿娘浇得鳝鸳鸯”。暑天过得慵懒,也不错。

至于凉茶饮,福州人像是最喜欢六一散,六一散是用白滑石粉六两、粉甘草一两研磨成末制成。也吃荸荠糕、绿豆汤、九重粿,据说从前郊县农家还要收集自种的丝瓜、冬瓜这些瓜根滴出的露水,供伏天饮用,现在很少听说了。福州人大暑不能少的是荔枝,刘萃奎《福州竹枝词》里写:“笑笼茉莉绾铜丝,斜倚筠篮拣荔枝。记得鼓楼开夜市,风香一路晚凉时。”刘萃奎是清代人,于山上的《九仙山赋》就是他写的。

热天有热烈的奢侈。《典略》里说三国时光禄大夫刘松北“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饮酒,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大热天借口避暑喝得人事不知,也不惭愧。河朔指黄河以北,北方人乘机跟着这位坏榜样喝酒;《开元天宝遗事》说唐朝富二代,“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姝间坐,递请相延,为避暑之会,人皆爱羡。”——避暑还要先装修!在水乡苏州,有钱人“竞买灯舫”,租了船到水上,“各占柳荫深处”,“赌酒征歌,赋客逍遥,名姝谈笑……舟中酒炙纷陈,管弦竞奏”,通宵点着灯吟诗喝酒作乐,这种避暑叫“水辔头”。

《东越岁时记》说,“南台洲边多伎船,盛夏月夜,好事者挟诸姬荡舟置酒,往来台江上”,看来同样的避暑娱乐在福州叫“夜泛”。明说了是“好事者”,可见福州正经男人不这么风流浪荡。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