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莆田新闻/社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40岁一代成最年轻盐工 莆田制盐业步入“夕阳”
房屋后门“半空”而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屋后门“半空”而立
市区龙德井路一小巷内,民房后门下沿高出地面半米多
居民将后门改装成了窗户
 

N本报记者 蔡学伟 文/图

本报讯 在莆田市区龙德井路,有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一侧墙上建有许多民房的后门。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后门的下沿竟高出地面至少半米,而且没有设置任何石阶或楼梯,许多租住在小巷附近的居民,对这“半空”而立的房屋后门产生了好奇。

为防雨水涌入后门远离地面

昨日上午,记者看到,小巷长100多米,仅半米多宽。在靠北面的墙壁上每隔六七米,就有一扇设在“半空”的房门,门高1.5米左右,宽不到半米。门的下沿距离地面至少0.5米,最高的竟达1米。小巷北面约10米之隔,一条名叫55弄的巷子处是居民房的前门,与普通大门没有两样。

为何前后门离地面的高度如此悬殊呢?当初在此盖房子的居民朱先生告诉记者,这一带的房子是在1981年左右开始修建,当时这里并不是城区,而是莆田县筱塘村的一片农田。这片农田南北存在落差,村民们选择地势较高的一面作为房子的前门,而将后门设在了地势较低的另一面。为了防止下雨时洪水涌入,特意将地势较低一面的后门建在了离地面半米以上的墙体上。至于不在后门设台阶,是因为与另一排民房相隔太近,怕影响对面居民的出行。

部分后门已被改成窗户

记者了解到,30多年过去了,这些后门基本上已经没有出行的功能了,一些住户为了通风方便,将门的一半用砖头砌了起来,改装成了窗户。

住在此处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原来农村的房子都有前后门,后门主要是便于下地干活或搬运东西。随着莆田城市的发展,早期的农田早已消失,附近的房子也越盖越多,后门早就不用来通行了。一些住户考虑到通风需要,几年前开始将后门改造成窗户。保留后门的住户出于防盗的考虑,也加装了防盗网或防盗门。他觉得,现在看着自己家这“独特”的后门,就像看到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