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林宝珍
因为患有咽喉炎,张老师长期用含有抗生素的药物喷喉咙(也叫雾化),竟然使得咽部长出很多白白的东西,还差点被诊断为可怕的“白斑”,幸好再次检查时医生告诉她,这是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咽部溃疡,停药一段时间后,“白斑”消失。
为了缓解咽部的不适感,很多人喜欢含咽喉片,或喷一些药物。专家表示,这些药物并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引起口腔菌群失调并带来口腔及咽喉溃疡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长期喷药,咽部长出“白斑”
张老师是一所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像许多同行一样,患上了职业病——慢性咽喉炎。几个月前,张老师咽喉炎发作,喉咙疼痛、声音嘶哑、讲话困难,她便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开了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的雾化药物,让她早晚或者咽部难受时喷一喷,并提醒她用药一段时间后要复诊。
用药后,张老师觉得效果不错,喉咙舒服了很多,不再老想咳嗽,于是就经常喷。当医生开的药用完后,她嫌麻烦而且发现药店里有一模一样的药,便买回来继续用。这样过了一个月,张老师慢慢觉得药效没有从前那么好了,喉咙又开始疼痛,还有灼热感,咽口水都觉得费劲。于是,她再次到医院检查。这一检查,她可吓坏了,因为医生说她的声带长了许多白色斑片,很可能是“白斑”,也就是癌前病变的一种,建议她到大医院确诊。
白色斑片由口腔菌群失调引起
日前,张老师前往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诊的是陈婷博士,她通过喉镜检查发现,张老师的不单是声带,连咽喉深部也布满了白色斑片及溃疡,煞是吓人。但是在询问张老师的病史和用药经历后,陈婷博士觉得“白斑”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引起的咽喉部菌群失调所致,建议张老师停止用药,两周后再来复诊。果然,停药两周后,张老师前往复诊时咽喉部的“白斑”消失了。
陈婷博士介绍,通过检查发现,张老师咽喉中的白色物质是念珠菌菌丝疯长所致,这是一种真菌,是口腔菌群失调的表现。她解释说,人体口腔内存有4~5种有益菌群,共同维持着口腔环境平衡,一旦滥用某种药物,破坏菌群平衡,就会出现真菌感染,同时患者会感到咽喉干涩、疼痛,咽喉出现溃疡。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要停止用药,口腔菌群慢慢调整,念珠菌丝减少,溃疡面也会慢慢愈合,症状就会消失。
润喉片也不要长期服用
“生活当中,很多咽喉炎患者喜欢随身携带润喉片,嗓子干痒或疼痛时,就往嘴里扔一粒,甚至把它当做糖果一样来吃。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陈婷博士说,市面上的喉片大多有抗菌、抑菌的成分,长期大量含服,同样会引起口腔菌群失调,而发生像张女士那样喉咙长白色斑片的情况,或则引起大面积口腔溃疡。另此,一些中药喉片含有冰片,长期服用会引起腹泻。一般来说,喉片服用7~10天就要停用,必要时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
□小贴士
如何正确选择喉片
西药类喉片,常用的包括华素片、溶菌酶含片、杜灭芬含片、四季润喉片等。此类喉片主要使用在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咽喉炎及扁桃体炎的辅助治疗。由于其主要成分大多含有碘、季铵盐等,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的病灶感染部位,杀灭局部的细菌、病毒等,能有效治疗咽喉炎症。
中药类喉片,包括银黄含片、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润喉片等,大多有清热解毒、生津润喉的功效。其中银黄含片由于消炎解毒作用较强,对急、慢性咽喉炎等炎症性疾病疗效较好;西瓜霜润喉片的主要功效是消炎止痛、生津润喉,对干燥性喉炎或伴有声音嘶哑者疗效较好;复方草珊瑚含片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咽利喉的作用,对慢性咽炎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