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进
本报讯 “我妈说她有一笔钱,存在银行两年了,最近我一看,我妈的‘存单’竟是保险单。”昨日,福州何小姐拨打968111反映,她母亲被银行员工忽悠买了银保产品,两年多过去了,竟亏了本金。
何小姐说,妈妈已经60多岁了,前几天,她妈妈拿出两份“存单”,让她去取钱,结果她一看吓了一跳,其中一份是活期存折,存款1.2万左右,另一份并不是存单,而是一份保单。
经何小姐询问得知,2011年5月,她妈妈拿着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活期存单到银行网点存款,银行员工就告诉她妈妈,存定期的收益不如买银保产品,最终,何小姐的妈妈花2.9万元,买回一份保险单。
何小姐说,前天,她去保险公司退保,结果两年多过去了,2.9万元只能退回2.8万元。昨日,记者看了何小姐提供的保单和退保单,2001年,何小姐妈妈郑女士花了2.9万元买了这份银保产品,前天退保额为2.8万元,不过两年间共分红800多元,如此算来还是亏了100多元。
记者将此事反映给该行福建省分行,昨日下午,该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时隔两年多了,无法查清当时客户经理是否向客户提示了风险。目前,他们已和客户协商解决了此事,出于道义,他们银行补偿客户300多元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