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
本报讯 在太平洋上有众多大小岛屿,生活着众多南岛语族人群,他们远离大陆,其祖先来自何方,一直是一个谜。昨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陈仲玉先生在福建博物院参加“海峡两岸考古遗存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时披露,去年在福建沿海马祖群岛一座无人小岛“亮岛”上发掘出土的两具人类骨骼,今年7月在德国提取出完整DNA序列。研究证明:“亮岛人”所在的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极可能为南岛语族的祖居地之一。
闽沿海古人DNA和台湾少数民族接近
“2011年底,在岛上断面上发现贝壳堆积,很像原始人的贝丘遗址。”陈仲玉说,随后他们发现了保存比较好的贝丘遗址,2012年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两具人类遗骸,命名为“亮岛人”1号与“亮岛人”2号。经碳14测定,前者距今8190年,后者距今7550年。今年7月在德国,从“亮岛人”指骨上成功获得完整粒腺体DNA序列。科研人员经过比对,1号和2号的DNA都与台湾少数民族接近,2号还与彝族和壮族有关联。
陈仲玉先生介绍,南岛语族起源问题,一直是国际考古界研究热点,两具人骨的DNA完整序列的提取,为该区域人群的扩张及移动路径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从生物人类学的角度提供崭新的关键性的解释基础和科学证据。
推测:福建古人过海上岛并不难
“亮岛”是一座无人居住的岛屿,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左右,这么小的岛,人从何而来?
陈仲玉说,一万年前福建沿海,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0米左右,当时的亮岛和现在的连江、罗源一带,水面并不宽,而且在冬季,亮岛和福建沿海是相连的,原始人过海到岛上并不困难。陈先生分析,“亮岛”可能是原始人的主要觅食点和暂居地,主要部落还是在大陆。
也就是说,其实早在8000多年前,在福建沿海居住的原始先民,就漂游到岛上生活居住、安葬。而在漳平奇和洞发现的人类头骨距今约7000年至10000年之间,是福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史前人类遗骸。专家推测,二者之间很有可能存在亲缘关系。
南岛语族哪里来福建沿海找答案
福建博物院范雪春研究员是参与南岛语族研究的主要学者。他说在广阔的太平洋上,生活着众多南岛语族人群,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一直是个谜。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的专家提出其源流应该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去寻找,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现在1000多个海岛的文化序列都很清楚了,像一串链条,从太平洋延伸到台湾岛,现在主要是在大陆沿海地区寻找根源。“亮岛人”的DNA序列发现,无疑确定了他们就是南岛语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