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何旌
海边、山里、城中、国外……13岁的福州男生黄子翀从小就爱好旅行,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城市去过几十个。而让人称道的,并非是他去过的城市的数量,而是在每一个旅途中,黄子翀的独立作派和思考的能力。
今年5月,正在读六年级的小黄,作为乌山小学与韩国一所小学的交换生,经历了一段难忘的韩国之行,在这段旅途中,他思考了中韩教育的异同,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
重视环保才有美好生活
小黄前往的韩国光阳制铁初等学校,位于韩国光阳市。小黄说,第一天,当他知道要和同伴们一起参观这所小学所在的制铁厂,他的脑海里满是大大的烟囱、乌黑的排烟、厚厚的油垢,有同行的中国同学怕被“污染”,甚至还早早戴上了口罩。
但当他们来到厂里时,却都被所见的情形吓了一跳。只见蓝天上飘着白云,厂房内白白的烟缓缓从烟囱口排出,工厂所呈现出的是一派田园风光。
“这种和想象里的反差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打听后才知道,原来韩国所有的重工业都有很严格的环保规定,厂房里排出的烟早就经过多道过滤,不脏不臭,当地人就住在厂房附近。”小黄说,当时他就思考,我们国家能否也像韩国一样重视环保,把人类对自然的污染降到最低,“重视环保,也是重视我们自己的未来。”
自助式食堂却很少浪费
更让小黄印象深刻的是韩国小学的“食堂文化”。在韩国期间,他的午间都在学校食堂用餐。第一次走进韩国食堂,他和几个同学对韩国的自助式饭菜感到新鲜和好奇,吃着吃着就高谈阔论起来,丝毫没注意到他们已经引起韩国学生奇怪的目光。经过带队老师提醒,他们才发现,这里每个孩子都十分安静地用餐,低声说话。
虽然是无限量的自助式食堂,但很少有孩子一次性拿很多食物,他们总是每次拿少量食物,往返多次领取,将所取的所有食物吃完,很少浪费。
“原来安静也是一种文化。”小黄说,在韩国,他不仅体会到对他人的尊重,也从他们对粮食的珍爱里体会到了对地球的尊重。
随处可见的实践教育
同样令小黄感触颇深的还有韩国小学里的实践文化——小学里的班级都只有10多个人,班级里摆放着许多学生的手工制品;花草围绕着教室,孩子们下课时常拿起浇水壶侍弄花花草草;有不少班级里还挂着鸟笼,大伙们利用课余时间赏鸟、喂鸟。小学生们随时可以出入学校的天文馆、标本教室……
“也许我们国内的小学也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教育,让同学们在动手中增加动脑的能力。”小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