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小九(莆田)
向莆铁路开通一个多月,福州到莆田的短短车程,我这个工作在福州的莆田人,来回了许多次。这里,也来说说我的文化之旅。
永泰: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干
福州到莆田,要经过永泰这个分叉点。永泰有谁呢?
塔山公园的张元干纪念馆,是2011年10月20日正式开放的;永泰县祭门司嵩口,有张元干纪念祠。1933年,周恩来总理在福建省委干部会议上说:“我很为福建人骄傲,张元干是福建人。”他倡导大家学习张元干的爱国精神——张元干生于1091年,他是抗战派将领李纲的属官,协助李纲打赢过“汴京保卫战”。李纲被罢相以后,张元干也受牵连去职还乡。
绍兴年间,江西官员胡铨“顶风上表”,写下著名的《戊午上高宗封事》,“臣……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直言要求皇帝杀了秦桧、王伦、孙近三贼。这篇“斩桧书”让天下大哗,金国千金求购此书,胡铨当然没有好下场,被一手遮天的秦桧设计流放广东。
胡铨被流放时途经嵩口,退居在家的张元干挺身为他送行,写下《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家国虽变,但不惧权贵的拳拳爱国之心,至今连接着向莆铁路的两端。
探望过张元干,还可以顺便在塔山公园看看“联奎塔”与“三元祠”。“三元祠”是为纪念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而设,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至1913年前,永泰曾经叫“永福”,包括了现在的永泰和莆田、福清的各一部分。有人写诗说:“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向莆铁路两头的状元将军
其实,在向莆铁路的尽头,就有兼具爱国将领和状元头衔的莆田人,那就是陈文龙。在《宋史》第四百五十一卷、列传第二百一十,陈文龙列名“忠义”,永垂青史。
陈文龙生于1232年,原名陈子龙,被钦点状元时,宋度宗赐名陈文龙。1276年11月,元兵南下攻福州,宋端宗逃奔广州,下命文龙担任闽广宣抚使兼知兴化军,陈文龙倾家荡产,募兵守城。兵败,他被部下出卖,连老母幼子一同落入元军手中。1277年4月,他被押到杭州时,要求拜谒岳飞庙,当晚,即死于庙中。陈文龙病重的母亲被拘禁在福州,老人说:“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陈文龙一家坚贞不屈,全部赴难。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重视的前朝两位状元将军,一位是江西文天祥,另一位就是福建陈文龙。在向莆铁路经过的地方,可以找到很多陈文龙祠庙。
郑樵:报国无门惟修史
说说就过了青云山,这里,可别忘了郑樵。
这位1104年出生在白沙,让新县为之自豪的历史学家,被称为“惟有莆阳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年轻时,他也曾接连三次联名投书,要求抗金报国,却不得起用。当权的秦桧以禁野史为名,迫害莆田黄公度等正直士人。郑樵所在乡林寺修史堂被禁,只好回到夹漈山草屋,继续冒着禁令修史。这位布衣学者穷困潦倒,1152年朱熹经过莆田探望他时,郑樵只有“四白”相待,“四白”,就是盐、姜、豆腐、荞头。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郑樵写成了200卷集大成的《通史》。后世史学家顾颉刚评价他:“社会上用很冷酷的面目对待郑樵,但在很艰苦的境界里,已经把自己的天才尽量发展了,我们现在看着他,只觉得一团饱满的精神,他的精神不死!”
郑樵夹漈草堂,在莆田新县巩溪村的夹漈山上,草堂附近有郑樵的曝书石、观星石、书亭寨、洗砚池、手植松、手栽茶;白沙镇有郑樵墓和夹漈祠等郑樵古迹,郑樵墓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莆田市政府又修建了郑樵纪念馆。
莆田终点站的百多号历史名人
一千年前,如果有向莆铁路,那么,最高兴的人可能是蔡襄。福州与莆田,还有人不知道蔡襄吗?哪怕是最年轻的一代,也会认同这位“环保主义者”,当时的歌谣唱过他:“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撇开他的种种政绩不说,蔡襄撰写的《茶录》以及《荔枝谱》,至今还备受茶客和吃货们的力捧。他的书法,被列入“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中,朱熹赞颂他:“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
当然,除了完美的蔡襄,有人专门算过,列入《二十四史》的,还有100多位莆田人……动车已到达莆田,他们,等你慢慢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