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政府去奢 民之大幸
屏山考古高成本要有高回报
“鞋垫奶奶”考验大学雅量
“指标”若不合理 废除就是进步
廉政保证金 是反腐利器还是鸡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鞋垫奶奶”考验大学雅量

 

背景:在河北师大新校区食堂门前,75岁的老奶奶张素婷经常摆摊卖些自己缝制的鞋垫、坐垫。师大新校区投用前,老人就在老校区摆了20多年摊。相熟的学生们亲切地称老人“鞋垫奶奶”。遗憾的是,“鞋垫奶奶”在新校区已多次遭校方驱赶。(14日《燕赵都市报》)

中国从熟人社会走来,往契约社会走去。最大的烦恼,就是拿捏不准自由裁量权,结果无非有二:一方面对规则恪守得固执而惨烈,在需要“法不外乎情”的时候,绝对坚持“法不容情”;另一方面,对秩序又打心眼儿里满不在乎,在最需要捍卫底线的时候,好走情感路线,只抒情、不讲理,弄得《牛津英语词典》都不得不收录“guanxi(关系)”这个词汇,并解释为“中国社交系统中,有助于商业交流和其他交易的名词”。

正因为如此,在各色学校,你会看到不少校领导的家属,因为裙带关系而悄悄“蛰伏”在总务处等部门,而最需要大开方便之门的“鞋垫奶奶”,却因为管理方担心坏了规矩,而多次被驱逐。偌大的校园,容不下一个老人艰辛谋生的小马扎?至于担心有人效仿,这纯属杞人之忧。一来,可以从年纪上划个界限,譬如70岁以上的老奶奶,有多少人扎堆想来师大摆摊玩?二来,老人孤苦无依,家境确实特殊,又与学校有着几十年的情感。划出一个地盘,或者哪怕宽容其进进出出,这样的言传身教,比课堂上喊得震天响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令人温暖。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情感,而把保障老人基本权益的责任一股脑推给校园,这不够理性。但中国高校向“世界一流”狂奔之时,也许真的要等等气喘吁吁的人文精神,大学当容得下“特例”,当有这样的雅量。      (每聿)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