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王林成
近日,有人在福州三环路国货互通立交桥下的绿化带中倾倒大量渣土,是典型的侵绿毁绿行为(详见本报今日A03版)。近期,本报推出了“举报店门前毁绿行为”系列报道,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有提升,部门有及时行动,但仍有三方面问题值得一说。
一是园林执法队伍本身力量不足。在城市绿化方面,目前福州只有市园林执法支队是较有力的执法队伍。从职能范围看,市园林执法支队只负责市管园林道路和绿化带的监管,而小区社区、区管园林道路的监管职能,都在各个区的园林局手中。但记者了解到,福州各个区的园林执法队伍,要么是空缺,要么是力量、权限不足,监管执法常碰壁。
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就拿昨天的渣土倾倒绿化带来说,可能牵涉到园林、市容、交警、公安等多个部门,可目前处理相关毁绿案件时,各部门的协作常常不足,间接导致一些毁绿者未受到认定和处罚,这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高效的联动体系。
三是相关法规的滞后。《福建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是目前福州园林执法使用最多的两个法规。可前者最近一次修正是在1997年,后者最近一次修正是在2001年,对于如今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机动车侵绿、商铺剪绿等问题,要么规定不够细,要么处罚力度不足,对毁绿者的震慑作用有限。
一场榕城绿色保卫战,需要大众的护绿意识,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及时联动、相关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