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今年5岁,上幼儿园大班,最近几天每到睡觉的时候就喊腿疼,偶尔琪琪还会从睡眠中疼醒,哭闹折腾弄得全家人都休息不了,可是到了早晨疼痛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爸爸妈妈开始发现孩子并不是撒娇,而是真的腿痛,便带琪琪到医院骨科就诊。医生经过检查后表示,这是“生长痛”,很多小朋友都会有这种现象,不用过于担心。
儿科专家表示,出现“生长痛”的年龄大约在4~7岁,因为这个年龄能够说清楚什么部位不舒服,12岁以后逐渐减少,18岁基本就没有“生长痛”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生长痛”,根据统计,有13%的男孩和18%的女孩有这类问题,占每年小儿骨科门诊病人的7%。
这什么会出现生长痛?专家分析,骨头生长得比肌肉快,就会拉扯肌肉产生疼痛。据临床观察,“生长痛”多发生在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偶会在腹股沟附近,这些部位往往无任何外伤史,活动也正常,局部组织无红肿、压痛,疼痛多为肌肉性而不是关节或骨骼性的,且疼痛多见于夜间。这可能是因为白天由于孩子的活动量较大或专注于其他事情而不易觉察,等到晚上身心都放松下来的时候,疼痛就显得更加明显。
一旦查明是“生长痛”,家长不用过度担心。余希临提醒,应避免小孩进行剧烈的运动,晚上疼痛时,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并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另外,也要适当补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蛋白质、维生素等。
如何区分生长痛与病理痛呢?休息或晚上睡觉时疼痛,腿部没有异常,活动或玩耍时又不疼痛,就是一种生理性疼痛,是暂时的,过一个时期就会好的,不必治疗。病理性疼痛,则与生长痛相反,活动时疼痛加重,甚至活动受限,但休息时疼痛减轻。这时,就不能疏忽大意,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