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个字背后的八闽记忆
福建,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福州话、莆田话等方言,更是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每个汉字,每句方言,都是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岁月流逝,庆幸的是,那些字还在,那些方言仍在耳侧,让我们可以重温旧日的美好。也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您觉得有趣的汉字,一起分享它的故事。
N栏目主持李帅 孔瑜
罾,读作zēng。如果你不认识这个字,别不好意思,因为它现在几乎销声匿迹。
罾,是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曾在福州、莆田这些水网纵横的地方广泛使用。“罾”字的背后,不简单意味着捞鱼,更有“鱼跃龙门”的美好记忆。
昔日闽江边渔人用罾捞鱼虾
福州民俗文化研究所顾问邱登辉67岁了,“罾”对他而言,除了是对福建传统文字的研究,还充满了儿时的生活气息。
邱登辉告诉主持人,罾的原始形态,下方是4根架成“×”形的竹竿支起的网,网的四角与四根竹竿末端捆在一起。架子的中心点与另一根长竹竿的一端固定,长竹竿另一端固定在地上。中心点还有一根粗绳,由渔人拉住。打鱼时,渔人把绳子放松,罾下方的网沉入水中。待鱼虾游到网里,渔人快速收绳,捞出鱼虾。
邱教授说他小时,闽江边的渔人用的罾,已比原始形态进步很多。他们利用杠杆原理,将长竹竿的中段固定在支点上,一端与网架绑在一起,另一端挂上重物。拉动悬挂重物的一端,就可轻松地将网提起。
其实,“罾”字与福州历史很有渊源,在古代福州,一些地名就用“罾”来命名。宋代许将是福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他家就住在福州城内的罾浦巷,也就是今天的河东路一带。所以,“罾”字的背后不简单只意味着捞鱼,还有“鱼跃龙门”的美好记忆。
罾的“近亲”渔人如今仍在用
昨日上午,主持人在福州周边进行走访。
在洪塘大桥附近的乌龙江边,主持人看到了一些与罾的外形非常相似的捕捞工具。听了主持人的描述,67岁的打鱼人杨师傅说,现在这种古老的罾早就见不到了。原因很简单,生态环境变化了,岸边已经捕不到鱼虾。
杨师傅正在补网,网的形状如同是一条长龙。它由十个独立的网笼连接而成,网笼上方有个洞,方便鱼虾游进去。但杨师傅说,这种工具虽说外形像罾,但它与罾并不是一个工作原理,只能说是罾的近亲。
“通过认识一个字,我们能更多地了解福建历史文化。”邱登辉说,以福州话、莆田话、闽南话为代表的闽方言,有着“中原官话”的基因。福建的文明,除了对中原文化的延续外,更融入了闽人的智慧。仅从罾来看,自古以来,它广泛使用于福州、莆田这些水网纵横的地方,当地的人们也对它进行适当的改造,并长久沿用。
感谢翁文峰先生题字,稿酬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