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文 肖春道/图
本报讯 昨日,本报报道了省农科院研究出了三种早熟枇杷,这三种枇杷口感各不相同,还有难得的白肉枇杷。
报道见报后,福州46岁的王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8111称,这些枇杷都是用数字编号命名,看着有点不适应,不知道有没有名字。
据了解,除了新品种枇杷之外,还有十多种浓香型龙眼新品种也没有名字。即日起,果树育种专家授权本报,向社会征集新品种名字,如果你有好点子,欢迎拨打968111积极参与。
推广需要好名字
昨日,记者联系到省农科院院长助理郑少泉博士,他告诉记者,用数字编号给枇杷品种命名,为的是科研方便,但是叫起来不方便,也无法向市场推广。推广还是需要一个响亮好听的名字。“大家做科研的,对起名字确实不太在行。”郑博士说,希望能集思广益,得到更多的帮助。
郑博士说,现在这三种枇杷已经具备广泛种植推广的条件,要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在上报相关部门登记备案之后,就可以进入市场推广。至于市民何时才能吃到,要看市场调节速度。不过,现在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新品种越早上市,占领市场份额越大。
记者了解到,现在已经命名的枇杷品种有香妃、贵妃、新白1号、新白2号、早钟6号、钟香25号等,有的是根据枇杷风味,有的是根据外形特点。
晚熟龙眼下半年才挂果
记者从省农科院了解到,该院在2005年已经培育出国际上首个人工杂交浓香型龙眼新品种,这十年来,新品种越来越多,有十多种,同样用数字编号命名。
省农科院果树所黄金松研究员告诉记者,龙眼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是我们的品种特点是甜味足,香味不够浓郁。而东南亚一带种植的龙眼,就带有浓郁的香味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人员开始研究龙眼杂交育种。
“这些新品种克服了大小年的技术难题,果子大、核小,香气很浓。”黄研究员说,有的是晚熟品种,在12月上旬还能吃到鲜果,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拨打968111给新品种命名
本次征集名字的枇杷为四种,龙眼为六种,一共十种。读者可以直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111参与。
活动从3月26日开始至31日结束,新品种名字限制在4个字之内。征集完成之后,将择期举办评比会,一旦被选中,将正式成为新品种的名字。命名者也会得到纪念品一份,具体为盆栽枇杷或龙眼一株,育种专家亲笔签名的木雕纪念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