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文 包华/图
本报讯 在鼓岭上,驻扎着一个“蜜蜂军团”。这个“军团”作战任务可不少,今年1月、2月,刚被省农科院请去授粉,3月初又前往闽侯草莓种植基地授粉。6月,则要转战福清的西瓜地帮助授粉。
在鼓岭的这处养蜂基地内,31岁的河南小伙儿申磊,正是这群蜜蜂打工仔的经纪人。记者了解到,随着野生蜜蜂数量的减少,一些养蜂人除了采蜜卖蜜这份老行当外,新增加了不少授粉的专业活儿。从前两年开始,请“蜜蜂”来果园或大棚授粉的订单就多了起来,几乎每个月都有,申磊需要经常载着箱蜜蜂奔波在不同的地方。
本土蜂是主力
三四月是蜜蜂的繁殖期,蜜蜂回到鼓岭的养蜂基地休养生息。申磊笑着对记者说,农大蜂学专业一起毕业的同学中,坚持在野外养蜂的就他一个人了。他独自在鼓岭上租了7亩地建起了这个基地。
他告诉记者,蜂箱内饲养的全部是中华蜜蜂,也叫中蜂,是我国的本土蜜蜂,已有3000多年的家养历史。这些蜜蜂很勤劳,从来不睡觉,寿命只有30天左右。“我们福建山地多,特别适合中华蜜蜂活动。”申磊说,如果没有它们,高寒山区植物的授粉就会受到影响,会由植物种类众多的杂木林向单调的松杉林转化。
现在很多养蜂人喜欢饲养产蜜量更多的意大利蜜蜂,它们个头大取蜜容易,产量高,对中蜂有很强的攻击力,中蜂常常被其杀死。但意大利蜂的嗅觉、吻部与我国很多树种不相配,无法对山地植物授粉。
正说着,他打开蜂箱抽出一片蜂巢,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蜜蜂。“你看这个肚子大的就是蜂王,它一直在蜂巢里爬来爬去,找空的位置产卵。”申磊说,它一天可以产卵800到1500粒,走到哪里都有工蜂嘴对嘴地喂它吃蜂王浆。
蜜蜂授粉产量可增两成
“植物之间的授粉,人工是无法替代小蜜蜂的。”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吴敬才高级农艺师说,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和草莓采用人工授粉,效率低,畸形率很高。尤其是草莓,畸形率在50%。引入蜜蜂授粉之后,情况就大为好转,草莓、西红柿果实比以前更饱满,口感也更好,产量增加了20%左右。
根据农业部调查数据,蜜蜂授粉是油菜、棉花、向日葵和油茶连续获得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产量增幅在5%到60%左右。
“很多大棚的西红柿利用喷施坐果灵或者其他生长调节剂授粉,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隐患。”申磊说,如果改成蜜蜂授粉,天然又安全。不过,大棚内授粉需要养蜂人对蜜蜂进行引导,比如西红柿的花蜜在比较深的地方,蜜蜂不易吸到,养蜂人就先把花在糖水内泡几天,蜜蜂吃到蜜了,之后也会全力地找。不过,最心疼的是蜜蜂撞棚,损失率很高。蜜蜂的飞行半径在3公里左右,大棚只有几百平方大小,它们常常撞得筋疲力尽而亡。
“现在,除了大型农场和科研机构,蔬菜瓜果大棚内的蜜蜂授粉并不普遍。”申磊说,他的理想是今后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能大范围普及蜜蜂授粉,对提高食品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