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称,在部分大中城市出现了豪宅、别墅等二手房“抛售”的现象,动辄降价几百万元以吸引买主。在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也有了时间表,很容易被理解成是“官员抛房”。
“官员抛房”属于公众一厢情愿的幻想。恕我寡闻,这么多报道,没一个具体、有名有姓的个案。
官员是不是赶在住房联网前疯狂抛房?可能未必,“倒逼”的猜想也许低估了官员的智商。钱不会愚蠢地存在自己的名下,不会以自己的名义去收钱受贿,他们会那么愚蠢地将一套套藏不了、盖不住的房,登记在自己名下吗?尤其当一个个房姐、房叔、房婶之类被曝光后,更会提升其反监督的技能,他们的房子会越来越隐蔽。有的是挂在情妇名下,有的是挂在亲属名下,有的更是到海外去买房,让你根本无从调查,住房信息全国联网怎么会倒逼他们卖房?
公众一方面低估了贪官的智商,另一方面也高估了住房信息联网的反腐功能。其实,住房信息联网改革的进程很缓慢,由于一些地方阻力巨大,这项从技术上来看很简单的工作,一直进展不大。更重要的是,住房信息联网并非为了反腐败,而是用于掌握经济信息。即使信息联网后,普通人也不能查别人的房产信息,而由相关部门垄断信息,其倒逼官员的功能也非常有限。(中青报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