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7版:财道/重头戏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连江蛏 遇上好年景
福州大白菜“打不过”外省的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江蛏 遇上好年景
今年海水很“肥”,蛏质量肯定好;目前市场上多是养殖蛏,想吃天然的,要等端午后
蛏苗投放不久就长了两圈
养殖户单手刨淤泥,不一会儿就挑出几个蛏
 

N海都记者 邱也栩/文 林丹/图

海都讯 老酒炖蛏,香气浓郁,深受不少老福州青睐。近日,市场上陆续有少量蛏上市,价格颇高,每斤在20~25元不等。记者了解到,这些蛏多是虾塘养殖的,虽然粒大饱满,但口味不如滩涂天然长成的好。天然蛏最早要端午节后才会大量上市。

养殖蛏粒大肉质软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看到,目前福州在售的蛏价格比较高,品相不好、淤泥较多的蛏也要接近20元一斤,用清水养的单价在25元左右。“买一点尝尝鲜就好,夏天吃蛏味道更好,更显清凉。”自诩懂行的刘阿姨说。

据了解,蛏的养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养在虾塘吃饵料的,一种是放养于滩涂,从海水中吸取养分。永辉超市相关人士表示,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蛏,但只有应季蛏是在滩涂中生长的,其余季节的蛏都是虾塘养的。虾塘产的蛏粒大饱满,但肉质较软,口味不如肉质脆且清甜的滩涂蛏,后者也更符合市场对应季时鲜的期待。

对方说,天然的滩涂蛏,最早也得端午后才开始上市,届时价格会回落到15元以下,此时上市的虾塘蛏多被送往各大酒楼,那里更需要大粒蛏。

最好的生长时间是四五月

闽东连江沿海一带,有闽江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因而靠海的晓澳、琯头等村镇,出产的蛏最为出名。

琯头塘下村人杨行霖,就承包了近8亩的滩涂养蛏。蛏苗从宁德、莆田、晋江等地买来,播撒从前一年的12月初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底。滩涂如海田,先开着拖拉机,将淤泥翻一遍,接着用铁耙敲碎块土,最后抹平。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苗撒得平不平均。这五个月间,并不是天天都撒苗。“要赶在大潮时。”杨行霖说,大潮只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到十九日间才有,要撒的是大蛏苗,小蛏苗平时皆可撒播。一般来说,最终大蛏个头会是小蛏的两倍,价格则是三倍。

与陆地上的农作物一样,蛏生长也得“看天吃饭”,在当地方言里叫“看天年”。首先是雨水,雨水少,海水太咸;雨水多,会影响蛏的进食与排泄,这样蛏苗就长不大。“最好的生长时间是四五月,天气晴好,温度较高,如果再来一场雨那就更好了。”杨行霖说。

海水涨落间,蛏完成一次次进食、排泄。海水亦有好坏之分,“如果水‘肥’,退潮之后,会有一种红色的东西盖在滩涂上”。杨行霖凭经验判断,红色的东西可能是一些浮游生物,“今年的水就很‘肥’,收成时蛏质量肯定好!”

蛏是靠“脚”吃东西

离“出淤泥”尚有三个多月,记者日前来到连江县琯头镇粗芦岛塘下村的一块滩涂蛏埕边,蛏苗刚撒下不久。厚厚的滩涂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就是蛏的两根“水管”伸出来的通道,靠着这两根“水管”,蛏得以从一边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另一边排出废物和污水。

杨行霖单手刨开淤泥层,不一会儿就挑出8个小蛏,一个约莫就一指节长。他指着外壳中间白色的部分说,蛏苗就这么大,已经长了两圈了。

有意思的是,别的生物是靠嘴进食,蛏却是靠腿吃饭的。它的两根“水管”,其实是两条腿。其头部在另一边,有一小片舌头似的突起。深埋在滩涂里时,它也是头朝下脚朝上,跟胎中的婴儿一样。

淤泥里的美味在农历七月前后收成。这个时节过后,即使养在滩涂里,蛏也不会再长了。人们算准了退潮时间,三三两两地来到滩涂上,每个人都全副武装,雨靴、手套,有的人手里还缠着布料以防割伤。

挖蛏,比的是反应和体力。先刨开表层的淤泥,瞄准了就插进泥里夹上来,稍微慢一点,蛏就吱溜钻进更深处了,有时候得深入到70~80厘米的土层中,才能逮到它。挖蛏可是一件苦差事,连着三四个小时,且多在中午最热的时候。

“以前拿着小锄刀弯腰挖,一天能有50斤就算很好的了。”杨行霖说,现在的人反而没那么讲究,多是蹲着,有的干脆坐下去,一天挖六七十斤都正常,多的有上百斤。

□小贴士

如何挑蛏

连江县百胜村的养殖户池先生介绍说,首先,看蛏的外壳是否干净,泥沙少的好;其次,触摸一下,看它能不能自由伸缩,是否活动,死的最好不要吃。此外,闻一下,看蛏是否有海味,有的话说明蛏是新鲜的。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