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社区/互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群“二贩子”撑起个小书社
木棉花可煲汤?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群“二贩子”撑起个小书社
每到毕业季,福建农大一群学生穿梭于各个宿舍收集二手书,在校园努力推广读书习惯
书社虽简陋,藏书却丰富
 

开栏的话

你还在读书吗?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每到这个日子,总会不禁想起这个问题。

根据21日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都比2012年有所提升。这些数据令人欣喜,在以网络为主的娱乐方式的冲击下,阅读的魅力不减。今日,我们推出“寻找爱阅读的你”系列报道,一同寻觅身边那些爱阅读的故事。

N海都记者 张颖珍 张超晖

海都讯 窗外绿树婆娑,窗内只见伏案影不闻言语。在福建农林大学,有一间小小的宿舍,里面有5000多本书册。它有个名字,叫虹桥书社,15年来送走一批又一批学子,但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阅读理想。

宿舍成读书社藏书五千多本

书社位于福建农林大学北区2号楼1楼,如果没有门外的“好书推荐”栏,几乎看不出来这是一个书社。

1988年,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成立读书会,大伙儿互相传阅几本书,一起分享读后感。1995年,书友自发捐书,这才有了书社的雏形。1999年,在校团委原书记陈宜大老师的帮助下,虹桥书社正式成立,还有一个专门的小教室用作图书收藏。2004年,书社搬至作物楼1楼的学生活动中心,2011年才在现在这间宿舍安家。

虹桥书社新一届的会长蔡蓉蓉说,面积不大的“宿舍”里,藏了5000多本书籍,部分来自校友捐赠,更多的是同学们收集来的二手书,“书社成立15年,已经有900多个社员”。

为充实书库,书社会员每逢毕业季就全体出动,穿梭于各个毕业生宿舍收集二手书。“就像二贩子”,蔡蓉蓉说,尽管如此,爱书的同学们还是愿意抛开羞涩,收集更多书籍。

为推广阅读他们“漂”起书

4月9日,为推广读书习惯,虹桥书社设计的“诚信书架”悄然上线,在学校的两座图书馆和一座教学楼试点运行。每个书架上少则四五十本多则一百二十本,无人看管,只有一份图书目录和借阅登记本,如需借阅,只要登记上姓名、借阅书名以及学生卡号等信息即可。

负责诚信书架活动的苏文键同学说,书社专门挑选了近500本书放在书架上“漂流”。十多天后书仅少了7本,“有的同学借的时候没登记,但后来还是归还了。所以我们相信同学们惜书,更懂分享的重要性”。让书社的同学们欣慰的是,还有同学把自己的书捐赠给书架,“不仅留下书,还推荐理由,这更值得推崇”。

他们爱阅读的理由

读书是一种充实生活的体验,仿佛自己就是作者,就是主人公。书识人生,阅读也是悦读。

——苏文键 农大2011级种子科学与工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是读书的益处,也是我在读书中能体验到的最好的感受。

——张丽敏农大2013级农学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利用前人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

——林彬彬老师 农大作物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