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0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碓打出糍粑“粘”亲情
“做我的租客,垃圾必须分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我的租客,垃圾必须分类”
福州七旬依伯是个环保达人,自己淘旧物装修新房,还以环保理念遴选租他新房的房客
 

N海都记者 高敏

海都讯 牛奶盒、饮料瓶、塑料袋……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很早之前,就有“垃圾分类”这一环保专业处理理念。福州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的郑场长透露,福州日均要焚烧、填埋近2600吨城市垃圾,这其中除了近60%的厨余垃圾外,还有许多是可供回收的塑料、玻璃、铝制品等。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都是垃圾分类的好手。厨余垃圾用来沤肥,纸皮、玻璃等集中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虽然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家住福州晋安君临香格里小区的李老伯始终不愿将垃圾混装后扔掉,在他眼里,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租客也得讲环保

李老伯今年70岁,在福州北峰出生、长大,从厦门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去上海当了工程师。由于老伴反对他回福州度晚年,李老伯做了妥协,半年回乡,半年住上海。

为了不让房子闲置浪费,李老伯把使用面积9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分租出去,自己住在顶楼。“做我的租客,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进行垃圾分类。”在李老伯家一楼的走道上,贴着一张“生活垃圾分类法”:厨余垃圾自行处理,其他的盒子、袋子、瓶子等要统一放到一楼的纸箱里。每隔一段时间,李老伯就将可回收的纸板、牛奶盒等卖到废品回收站。

李老伯说,也有年轻人嫌麻烦不愿这样做,偷偷把垃圾混装起来扔掉。他时不时找机会说服他们践行环保,现在住在一楼的小陈就很支持。

垃圾堆“淘”来建材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李老伯的儿子十年前从美国归来时,把这种观念带回来了。2011年开始装修福州的房子时,李老伯从小区的装修垃圾里“淘”出了各种材料。边装修边学习,水泥工、电工、木工,李老伯一点点从邻居家的装修现场偷师回来。

由于总捡垃圾,李老伯被邻居们看成“破烂王”、怪人。不承想,废弃的瓷砖经过重新切割,被他排列组合成了卫生间的漂亮地板……陆陆续续忙了两年,李依伯搬进了自己动手装成的新屋。

“儿子以前在旧金山,人家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每个星期有规定时间来收,可回收的东西放在门口,来收的人会记账付钱给你。如果丢出去的垃圾袋里有不应该放进去的东西,会被罚得很厉害。”李老伯还提到了台湾的做法,垃圾按量收费,垃圾费随袋征收。“我们能否也出台一些法律或是经济的措施来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和减量呢?”李老伯说。

□小贴士

三步教你垃圾分类

李老伯总结了一套垃圾分类三步法。首先将纸类垃圾、金属、塑料等垃圾分出来,“这些都是可回收垃圾,可重新综合利用”。之后分出厨余垃圾,“剩饭剩菜、菜根菜叶经过处理后可以变成肥料”。最后是有害垃圾,电池、药品等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