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吕蕴岚 黄启鹏 文/图 实习生 林峰峰
海都讯 如今,看电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上世纪30年代初,看电影还是件既时髦又稀罕的事情,电影也还处在默片时代。昨日,70岁的福州市民陈建树致电海都记者说,他的父亲陈有新是当年福建选送到南京学习播放有声电影的唯一人选,学成归来,他手把手教出一批“徒弟”,开启福建有声电影时代。
1911年,陈有新出生于闽侯大目埕,家中颇有资产。他是独子,到了学龄,祖母在福州文儒坊买房产,送他到福州读书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
当时,福建省教育厅和文化厅合并成省民众教育处,陈有新长大后进入其中工作。1936年,南京政府要求每个省派员前来学习有声电影的播放,以及机器的保养和维修。陈有新是福建省选派的唯一人选。他原本的名字是老家长辈依据辈分排名给取的,自从喜欢上播放有声电影后,他给自己改了名字叫“有新”,与福州方言中的“有声”谐音。
1937年,抗战爆发,陈有新进入部队的电影播放队,成为队长,常年奔走在福建乡间地头播放爱国电影,宣传抗战。陈建树记得,父亲一走就是一两个月,拖着沉重的设备在乡间行走,身体健康受到影响。1954年,陈有新英年早逝。他回乡带出的一批徒弟,包括大众影院的毛炳森等人,后来都成为各大影院的技术骨干,让福州进入有声电影的时代。
因为父亲的缘故,陈建树喜欢看电影。童年时,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西湖影院、人民影院里的不少老师傅都认得出他是陈有新的儿子,这让他很骄傲。岁月匆匆,陈建树翻出父亲的老照片,希望能记录下这段福建有声电影的泛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