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马拉松
毕业典礼穿汉服 有没有必要
立法禁“啃老”如何实施
明星与毒品 纠缠何时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业典礼穿汉服 有没有必要

 

背景:近年,很多高校探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学位服,引发社会关注。今年,江苏师范大学连续第三年举行研究生汉服毕业典礼,有教育部的官员应邀出席,激起了热议。(新京报)

观点1 中式学位服合情合理

当下社会广为熟悉的学位服,1994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通过。不过,这种学位服中国元素很少,西方特色突出,基本上照抄自欧美学位服。随着国力恢复,中华文化终于渐进复归,这同时催生了国服复兴,其中,“汉服运动”最为引人注目,传统中式学位服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面对中国高校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位服,不应再将其当成一个问题。文化是国家精神的一个体现,衣冠具有最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衣冠具有民族文化身份识别功能,可促进文化认同。

江苏师大等高校的做法值得肯定和称赞。在穿越了百年历史文化迷雾之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斩断本国传统,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于国不利,亟需彻底反省、拨乱反正。      (杜吹剑)

观点2 汉服“演出”是跟风

不要以为有了所谓的元素、符号,就必然有文化。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是一个现代大学得以自立繁荣,学术得以创新,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大学的精神还未树立,就匆匆忙忙搞起了花样,这其实也是一种跟风,而这种跟风,源于所谓创新的焦虑。一所大学,尤其是一所大学的主导者不去思考根本性的问题,只知去跟风,只知去考虑在技巧层面去吸引人,恐怕不是学校之福,更非教育之本分。

所以,从教育部门官员到大学的领导教授,别把精力花在如何经营汉服“演出”和仪式的恢宏精美上,而应该多踏实地考虑如何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的义理,深深植入这所学校的魂魄。   (郭迅)

观点3 穿不穿汉服应有边界

如果是国学或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穿汉服、行汉礼、奏汉乐,我会觉得再正常不过,礼仪与专业的一致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某种热情甚至神圣感。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专业与国学无关,他对这些形式上的做法或许会产生反感,如此一来就和初衷南辕北辙了。从真正弘扬国学、发展儒学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也许事与愿违。

我认为,江苏师大毕业典礼采取穿汉服、行汉礼、奏汉乐的做法,勇气可嘉。这种做法如果仅限于个别学校无可厚非,但如果全面推广,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我看不出有什么必要。

(方朝晖)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