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京报
曾被公认比较安全的苹果手机也被曝存在“后门”,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手机通讯录、短信、照片及地理位置等信息被以“后台诊断”的名义泄露出去(本报曾做相关报道)。
“泄密门”事件使苹果再次面临集体诉讼。据媒体报道,一位名为马晨的华人女性已在美国加州圣何塞法院向苹果公司提起集体诉讼,代表个人及其他iPhone用户起诉苹果手机利用定位信息获取用户资料,侵犯用户隐私。马晨已于7月24日递交诉讼书。该案件将于2015年1月12日开庭审理。报道称,原告根据苹果公司手机销售数据,代表1亿手机用户向苹果公司提出集体诉讼。
原告在诉讼书中提到,她在使用任何苹果手机包括目前的iPhone5S时,都没有收到苹果公司追踪、记录以及传送用户信息的通知。在没有得到苹果公司询问、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她对苹果公司每天详细记录其行踪并上传至苹果公司数据库的行为毫不知情。并且,iOS系统没有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方法来关闭定位服务。
据报道,起诉书声称苹果公司已经向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第三方机构提供了用户的相关信息。美国政府已经向苹果公司发送超过1000次获取信息的请求。
□类似案件
用户被裁定 没读隐私条款
此前,苹果就曾因泄露用户信息等原因被告上法庭。2011年,韩国2.76万用户曾对苹果总部、苹果韩国分公司发起诉讼,称其通过手机周边的无线网络收集用户位置信息。最后,因违反韩国《位置信息保护法》,苹果公司被处以300万韩元(约1.8万元人民币)罚款。
2013年,美国一名法官审理了类似的侵权诉讼,原告被裁定在购买iPhone前没有阅读苹果的隐私条款。
□延伸
“手电筒”也要定位
手机软件泄露用户隐私越演越烈
瑞星安全专家唐威表示,从技术角度而言,这种悄悄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的能力并不“专属”于苹果。
唐威称,大量的手机应用均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一个音乐软件,非要获取定位功能;一个手电筒软件,也要具备定位功能;一个电子小说软件,非要获取用户短信阅读权限,还要定位功能;一个播放器软件,不仅要定位,还要拥有打电话权限。更有一些软件,要求获取电话录音功能。”一位安全工程师表示,这些“越权”要求,已经成为当下智能手机市场的普遍状态。
该工程师表示,不少软件公司获取这些功能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希望获得最多的信息。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是高价值的。
一位安全工程师表示,截至目前,智能手机软件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越演越烈,因为没有监管部门来推动用户隐私保护,相关法律仍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