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1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手打的牛肉 是“舌尖上的泉州”
泉商奔赴东南亚 闽南语成通行证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商奔赴东南亚 闽南语成通行证

 

N海都记者 林淑芳 谢洛静 实习生 庄逸云 通讯员 方丽艳

海都讯 2011年6月,站在柬埔寨的土地上,62岁的潘胜泉心情忐忑。征战商海四十多年,他没有像别人一样选择退居二线,而是准备在这里“二次创业”。

两年后,他在柬埔寨的工厂,已陆续承接了其泉州工厂一半的产能。在泉州生产的纺织品原料,被送到柬埔寨的服装厂进行加工,再出口欧美各国。

这条运送纺织品的航道,属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如今,更多泉商像潘胜泉一样,通过投资东南亚各国,把更多的“泉州造”输向世界。

艰难摸索的创业

2012年以前,潘胜泉一直被同一个问题折磨:每年以15%的速度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让长期配合的国外客户越来越吝惜下单。开始有客户下“通牒”:去柬埔寨办厂,不然我们自己去找柬埔寨的工厂下单。那时候,潘胜泉已经62岁。还要走出去吗?潘胜泉开始判断形势。

“第一次去柬埔寨考察是2011年6月。”潘胜泉在这里看到了更多全球化的印记。于是在距离金边20多公里的一个农村,潘胜泉很快选好了地址,并迅速开工建设。这场投入,总计达数千万元,投资前他这样说服自己:“大不了这些机器设备我不要了。”

2012年年初,服装厂正式投产。之后,潘胜泉将自己位于永春的工厂设备,全部搬去柬埔寨。随后,日常产自泉州的各种材料配件,也都被他送到柬埔寨进行“组装”。

在柬埔寨的生产并非一路顺遂,至今,潘胜泉都在经历一些管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难题。比如,去年,柬埔寨刚经历一场政治波动,他的服装厂因此暂时停产了5天;缺乏管理信息系统,一些原材料在送进服装厂后突然出现短缺,还得紧急空运等。

通向世界的要道

顺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潘胜泉还是在柬埔寨走出了一条生存轨迹:以泉州的产能,整合当地优惠的劳动力和关税资源,更容易走向世界市场。

同潘胜泉一样,更多泉商的投资身影,奔波于东南亚各国之间,闽南语几乎成为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最好用的通行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泉州已经有30多家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办厂。

今年6月,泉州纺织服装商会完成了赴越南、缅甸进行为期8天的纺织服装产业考察。这才刚过去2个月,商会又给各位企业老总发通知,准备9月再赴缅甸。

商会人士说,布局东南亚,不仅能够释放泉商过剩的产能,还可以降低综合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加速品牌国际化;从泉州到东南亚,两地不仅资源互通,更实现了互利共荣。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