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周锡银 黄启鹏 文/图
海都讯 踏着田间小路,漫步于山间小巷,体验古老的遗韵,感受厚重的闽南历史。永春县茂霞村,如一台时光机,带我们穿梭回数百年前的生活。
茂霞村大约始建于956年,村里保留有大量的古厝,还有五百年历史的古寨、骑楼式古街。田园风光、百年古树园林、蜿蜒流淌的金溪,自然与人文相融,互相映衬,整个村落朴质幽雅,古韵悠悠。
红砖古厝下 荔枝厅堂前
抵达茂霞村时,已近中午,虽然顶着烈日,但仍能感觉到有阵阵清凉袭来。村道上几乎见不到垃圾,家家户户的门前也被打扫得十分整洁。
在茂霞村里穿梭,你会发现,村里的古厝多是独立的。这是因为古厝一般都比较有规模,户主们都喜欢在自家门前挖一口小水塘,在闽南人眼里,活水代表“风生水起”或“聚财”。几乎每座古厝的大门牌匾上,都冠以“堂”的别名,村里人说,这也与村里的习俗有关。随意进入一座古厝,打开大门后就能看见厅堂里摆放着许多户主祖先的牌位,“堂”也是用来祭拜祖先的地方。
茂霞村人喜欢红色,因红色象征吉祥,所以村里的建筑多由红砖、赤瓦、白石基建造而成,百年以上的古厝有70多座。建于1312年的祥奏小宗、1496年的敦庸堂、1512年的聚美堂、1632年的唯德堂,还有同在1712年建的福春堂、赤路厝、贻福堂、美池堂、井居厝、贻华堂等老屋就在眼前,让人不禁感慨时光易逝、历史斑驳。而在茂霞村,荔枝树几乎遍布房前屋后,其中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有600多株。当地人说,因为荔枝树长相好、长寿,果实好吃又可以卖,是再好不过的“风水树”,这些宅子也就被称为“荔枝宅”。
古寨今犹在 仁孝不曾改
除了保存完整的古厝外,茂霞村还有两处地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民国骑楼古街茂霞街,二是两座古寨。
茂霞街上人来人往,沿街的骑楼是由有着闽南传统古韵的红砖黑瓦建起来的。一层是一条条廊柱和突出的屋檐,作为店面;二层则为卧室,阳台栅栏采用西式的建筑风格,雕饰精美,样式独到。如今,为了保存这些建筑,骑楼更多成了一种展品,但历史韵味更显浓厚。
从茂霞村中心出发,大概走十多分钟的路程,就能看到福茂寨。福茂寨始建于明朝嘉靖末,如今已度过500多个春秋,至今仍能窥得全貌。茂霞村的村主任陈建华说,全寨占地20亩,环寨一周的寨墙高2~3丈,足有4里长。至今寨门仍在,寨子里还有人居住,虽然部分古屋荒芜,但看着穿梭在老屋前的古老沟渠,寨子当年的繁华兴盛仿佛就在眼前。
茂霞村的村民十分热情,我们每每经过一户人家,都会被邀请到屋里喝口茶。陈建华说,这是闽南人的待客之道,不论家境如何,家家户户都有一套招待客人用的小茶盘。
除了热情外,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茂霞村人的“孝道”。陈建华说,茂霞村如今常住人口大约2600多,在海外的将近1万人,从东南亚到美国,到澳洲、欧洲,甚至到非洲,都有茂霞村人的身影。“但不管走多远,茂霞村人每年都会回家祭祖。”陈建华说,每年清明、七月半以及冬至,不管在哪,离家多远,茂霞村人都会回到老家,打扫打扫屋子,祭拜祖先,这在村里是亘古不变的习惯。
□小贴士
茂霞村位于永春岵山镇,可走莆永高速,从岵山镇出口下,再经省道206到达,岵山镇的中心就在茂霞村,岵山镇离永春只有数公里的路程。自驾的游客,可在茂霞村的民宿过夜,但民宿有限,也可至永春县城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