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1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孩子一泡尿 就像一面哈哈镜
深圳,说好的吹哨法案呢
门票三年必涨怪象怎么破
□微语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票三年必涨怪象怎么破

 

背景: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整合为一票制,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9月18日中新网)

观点一 景区应延伸产业链

随着景区营销方式的不断创新,各地景区的内在品质、文化内涵、服务质量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为了体现“物有所值”,其消费价位也应与景区的品质相匹配,适度提高门票价格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票价陷入“3年必涨”怪圈,却让人难以理解。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不仅影响到普通游客的利益,更可能使当地旅游行业畸形发展。

从长远来看,转变“门票经济”模式,关键在于推动旅游业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型,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实现收入手段多元化。实现景区经济价值,光盯着景区门票的“外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从“观光经济”转化到“度假经济”,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继而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以此来开发综合性产业。否则,“门票依赖”将会使景区与民生渐行渐远。

(汪昌莲 湖北)

观点二 离不开政策引领

“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的建议非常好,但为什么很多景区迟迟没有这么做呢?在笔者看来,关键在旅游经济这个大盘子里,没有做好分配,没有协调好。

表面上,景区属于公共资源,由政府主导,但在收益上又是和其他行业分离的。对于景区来说,门票低价或免费的损失,一定要有其他的方式弥补才可以。比如杭州西湖景区,门票虽然免费,但景区通过出租场地、摊位等增加收入。而这样的做法,在很多景区是没有办法推广的。这时候该怎么办?我觉得地方政府就要对景区多一些补偿。

因此,要想打破“门票经济”,关键还是在于地方政府。一是地方政府要认识到,剔除“门票经济”,扩展旅游产业链,从长远来说,肯定是一个“多盈”而又“多赢”的选择;二是要明白,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吃,只有舍得了补贴这个小钱,才能套得住产业经济这笔大钱。 (林大手河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