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综合·环球评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不愿交停车费俩业主堵门三小时
师大学生街查扣无证经营“美瞳”550盒
“新乡贤”培养不容易
竹竿从天降吓出业主一身汗
蓝天不光是中国献给APEC的哈达
男子喝高醉卧马路边
5日起163路公交线路调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乡贤”培养不容易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国人也有着悠久漫长的家园文化传统。农村的分化和衰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投入了各类资源,力图使农村能够“看得见青山,留得住绿水,记得住乡愁”。但是,各种输入性支持,都因为“人一茬一茬离开农村”而失去了落实的基点。包括青壮劳力在内的农村精英的不断流出,许多农村里只留下“386199”人群,甚至一些中西部农村重新出现了“光棍村”。

振兴农村,关键在人。建设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客观地说,这种提法比起以前倡导的“富人治村”、“能人治村”以及“资本下乡”等更有文化气息,但是这种接续中国传统乡贤文化的举措如何落到实处,还值得商榷。

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是农耕社会和静态不变的农村,出去做官、经商的乡村精英,因为父母、家族、故居、祠堂等的存在,出于落叶归根、光宗耀祖、守望相助等心理,以告老还乡,资助义学、义庄等方式来回馈桑梓。而当代农村处于快速的变化过程之中,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个人与故乡之间的联系纽带正在削弱,这也意味着许多人对于故乡的情感更多地停留在想象、回忆甚至上辈的言谈中,失去了具体实现的载体。

首先,现在农村人口多是举家流出,带着孩子,带上父母。俗话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举家的流动,使得许多人与故乡的血缘纽带逐渐弱化了。

其次,农村的快速合并和城镇化,一步步蚕食着维系故乡情的空间载体。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中国自然村落每天在以80到100个的速度消失。

第三,培养乡贤的机制在蜕化。中国的农村问题是系统性、结构性的。对“新乡贤”的鼓励和倡导,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但对于许多已经缺乏成长条件的乡村而言,培养新乡贤或让乡贤回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雪冬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