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政事/深读·环球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千年古村遗世风鲤鱼溪边唱四平
“211”“985”关键看工程效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11”“985”关键看工程效果

 

最近,一则有关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将被废除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虽然教育部已经否认,但还是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尽管用工程的办法搞教育,老套而又过时早已成为人们共识,但就中国国情而言,恐怕还难以一时废止。我认为,与其议论211、985工程存废与否,不如更加重视其建设效果如何。

说到建设效果,自211和985工程立项以来,有关部门确实时不时地披露一些成果,但那些效果跟踪多是模糊性表述、定性概说以及政府行政行为的杂糅等,缺乏足够和令人信服的数据、事实和案例。

说到更加重视建设效果,就是说在一般性的重视211、985高校的成果之上,还要重视不同高校的定位、发展和多方面综合实力,尤其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些硬指标的考量。比如,我国至今还没有诺贝尔自然科学的获奖者和成果,而这类奖项无疑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发展处于高水平的标志之一。

我认为,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类大学就要给出量化的硬性指标,检查其是否达到国际一流大学水平。再如,国际公认的大学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均没有中国高校。

大家知道,211和985所设目标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一般而言,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是指在世界上文化教育实力雄厚、拥有世界声誉、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大学。

较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即所谓软环境。从这些方面看,我们的确还有相当距离。

我们注意到,教育部在回应211、985工程是否废除的传闻时表示,“今后将突出绩效原则,提高集成效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做到这一点,恐怕今后在211、985工程的立项和拨款方式上要做进一步改进。比如,要下达硬性指标,完不成者要收回拨款,或者建立退出机制,不能让滥竽永远充数,还可以考虑分期拨付方式,同时引进竞争机制。

211和985工程是国家财政和各级财政的投入,也是纳税人的钱。在过去几年、十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增加这项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项目,确保效益,实现既定目标,不仅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纳税人的一个交待。

211工程实施近20年,985也已实施16年,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其拓展、延伸和升华的空间还相当大,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在此过程中绝不能沿用老办法,套用老公式,以盖成多少新大楼、成立多少研究中心和基地、培养多少万名博硕士等简单了事。(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前教育部发言人)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