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司马童 (浙江)
背景:开通两年多,福州双层观光巴士时常出现“没有一个乘客”的尴尬境地。记者从福州公交集团获悉,“观光1号线”拟改成“平时是公交,周末是旅游巴士”的运营模式。(详见本报昨日A08版)
“寂寞巴士”要转型成公交,这个点子不错。不过笔者却想到,观光巴士不妨也尝试一下“外包服务”。城市观光巴士因客源不足变“鸡肋”的问题,并非福州独有。譬如,去年8月开通的哈尔滨旅游观光巴士,在运行了41天后即遭遇窘境,2号线5台车全线停运。与福州相似,哈尔滨旅游观光巴士也是市交通集团下属汽车公司开通的一条公益性线路。或许,正是由于观光巴士往往交由公交公司运营的“惯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敢闯敢试的内在动力。
观光巴士不妨打破常规,实施“外包服务”,这在国内也有先例可循。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的旅游观光巴士仅在国庆长假,就接待中外游客35000多人,这是上海观光巴士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后的首次亮相,由上海春秋国旅“全面操刀”,展开了一系列体验式旅游产品建设,从客源分离、网线设计、服务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区别于一般的公交系统,大大提升了游客体验。
旅游观光巴士应成为“城市的窗口,文化的标签”。换言之,若是缺少了专业化公司团队的博采众长、融合聚优,单凭相对封闭的“公交激活”,其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可能并不易得。